新世紀之初,隨著經濟基礎領域一系列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中國正經歷著由小資主體社會向中資主導社會的巨大轉型。突出表現為城鄉二元結構之下的兩大社會階層的崛起——中產階層和新工人群體。中國已經產生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人口,占總人口近三成,比美國和歐洲的中產階級人口加總還要多。對于農村發展來說,這個群體是多面性的。從積極角度看,世界中產階級的共性是既重視食品安全,又熱衷資源環境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而中國的中等收入者更是新時期愿意下鄉進村、興利除弊、促進城鄉融合的社會群體。接著的問題是,主管部門和農業生產者是否有專門應對中產階級崛起的治理調整或營銷策略? 若有,又是否了解中產階級的需求? 如果官方仍然偏重于追求產量目標,壓低農產品價格指數以免發生通脹,生產產品也是以大路貨為主,則在三大資本都過剩壓力下農業過剩的局面難以改觀。
然而,有關政策跟不上國家生態文明戰略,并不意味著中產階級淪為 “吃瓜群眾”。近年來已經興起了“市民下鄉”、“農業進城”等民間行動。這種民間自發的城鄉之間的雙向互動不同于政府助力的資本下鄉,因此大致還是良性的。下得去的條件是“搭便車”。因為這些年國家投資的新農村建設已經在農村基本上完成了“五通”,98% 以上的行政村通了路、電、水、寬帶和電話,個別有條件的村又開展了“四化三清一氣”和“四清四改四建”。這意味著鄉村發展中小企業的基礎設施條件具備。這時候市民下鄉到村里照樣通過網絡進行微信群溝通和分散化的交易。這些東西慢慢會滲透進鄉土社會,村民就可以“雞犬之聲相聞,微信群里往來”。在鄉土社會能夠很容易地形成多類的微信群,人們的文化界面多樣化了,就發現村支書說話不靈了,幾個不同社會界面的群主開始管事了。
可見,國家大量基礎建設投資所形成的搭便車機會,恰好把一個城市的中產階級能夠與村民之間共同參與的社會資源開發出來,這就有了農業1. 0向4. 0演化的條件。
世界萬年農業文明史上,農業從來不是“產業”而是人類與自然界有機結合的生存文化。因殖民化產生的“盎格魯-薩克遜模式”,只有在殖民化和奴隸制的條件下,才能將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而且這種農業1. 0版只是作為現代化的基本形態,其實質主要還是通過土地規模化獲取更多絕對地租,借以形成剩余價值,為工業化提供原始積累。由此,盡管美國的農業占GDP的比重不足2%,卻因其糧食產量足以影響全球糧食價格而在21 世紀金融資本虛擬擴張階段引申出另一個“農業1. 0+農業 3. 0”的路徑: 立足于殖民化大農場,就有了“農業金融化”的方向,糧食期貨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就是金融化的一個現象。很多農業企業關注的 ABCD 四大跨國農業公司( 美國 ADM、美國邦吉 Bunge、美國嘉吉 Cargill、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它們的優勢就在于直接獲取最廉價的資金,立足于一產化的大農業直接進入金融化,即與一產化大農業緊密結合的金融化。這四大公司的收益,并不來源于大規模農業,而是來源于在資本市場上產生的投機性收益。而且,從1980 年代新自由主義問世以來,歷經 20 年的戰略調整,美國農業跨國企業的收益早就不再以農業為主了,而是以金融投資收益為主。
那么,2. 0 版農業現代化意味著什么? 在產業資本階段意味著用工業的生產方式改造農業,通常也叫做設施化、工廠化農業。中國現在則是農業產業化,亦即要在規模化和集約經營的基礎上,拉長產業鏈,形成農業的增值收益。
二產化的農業應該叫農業 2. 0 版的現代化。但這個農業 2. 0 不僅在大多數國家面臨虧損,而且在歐洲和日本,二產化農業因嚴重污染,造成對資源環境的嚴重破壞,因而正處在退出階段。中國現在強調的農業產業化,很大部分的內容是指農業二產化,拉長產業鏈雖然可能產生一些收益,但即使在美國,這個收益能留在農民手里的一般不到 10% 。在中國,農業產業鏈中農民得到的收益恐怕 8% 都達不到。
二產化農業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生產過剩。如前所述,中國農業大宗產品的產量很多世界第一:我們生產全球 70% 左右的淡水產品,67% 的蔬菜,51% 的生豬,40% 的大宗果品,這些產品都過剩。我們現在的糧食產量占世界的 21% ,人口占世界的 19% ,還有兩個點的余量。即使糧食不再增產,只要適當節約,就足夠養活未來的新增人口。雖然農業 2. 0 的二產化可以拉長產業鏈,產生收益,但農業勞動力的收入并不同步增長,農村存款來源不足,并沒有產生現代經濟發展所需的金融工具的條件,由此造成三農金融困境,難以被體現工具理性的金融改革化解。除此以外,農業二產化還對資源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現在農業造成的面源污染大大超過工業和城市,是面源污染貢獻率最高的領域。
因此,已經進入農業的企業要注意培育非農領域的 3. 0 版或稱三產化農業的相關業務。如果只在農業領域發展,很難以現有的資源條件和現有的價格環境產生收益。何況,農業二產化并不是必然的,像北美、澳洲的農業就都是靠天然資源維持農業 1. 0 的一產化,并不進入二產化,而是直接由 1. 0 + 3. 0 進入金融化。而歐盟、日韓則是2. 0 + 3. 0 版的現代化,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同時允許合作社開展包括三產在內的多元化經濟。中國農業的二產化也是設施化、工廠化,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設施化農業國家,但中國在三產領域中的金融、保險、房地產、物流等領域都已經形成利益集團,除非國家給足了優惠政策促進合作社有組織地開展經營,否則分散小農很難涉足。
農業 3. 0 版,是我們多年來提倡的以綜合性農協為載體的三產化農業。因為三產的單位面積收益率一般都高于二產; 由此而使農民得到三產化對勞動力和農村資源的“再定價”收益。比如,養生農業就會把空氣、水、林木綠化等環境因素再定價,農家樂也會使被外部勞動力市場排斥的農村中老年婦女得到高于農業就業的收益。
近年來甚至還有人借鑒日本提出的“農業六次產業”概念來解釋農業的結構升級。其實早在中央政府 2006 年的“一號文件”中就強調了農業的多功能性,提出第三產業跟農業結合; 2016 年的一號文件則明確了農業要一二三產融合的指導思想。
第三產業和小農經濟直接結合的可能性有豐富經驗,但也有政策障礙。我們二十幾年的基層試驗表明: 因為第三產業的主要部門———金融、保險、流通等,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就都被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控制,如果不采取日本綜合農協為主的“東亞模式”,第三產業跟農業的結合就只能是旅游、養生、景觀這些資源業態,所產生的綜合收益不會很高。因此,靠 3. 0 版的農業三產化來解決“三農”問題,農民得到的好處并不很大。
農業 4. 0 版是我們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提出的,現定為“社會化生態農業”。傳統社會、特別是亞洲這種原住民社會,農業從一萬年前開始的時候就是多樣化的原生農業; 當代強調可持續發展,也應該是農業 3. 0 + 4. 0 構成有機結合的社會化生態農業體系。一方面在手段上要借助互聯網+ ,另一方面在理念上要更強調社會化的、城鄉合作互動的、生態化的農業。當然,“市民下鄉,農業進城”越普遍,農業體現出中央倡導的生態文明戰略的內容就越多,這是下一步農業 3. 0 版和農業4. 0 版要考慮的問題。
農業 4. 0 版確實需要與“互聯網 + ”密切結合,使用互聯網 + 本地化的題材、景觀、本地化的標志、休閑旅游等,更大程度是要借助城鄉融合的新趨勢,利用互聯網內在體現的各階層公平參與,實現市民與農民都能夠廣泛參與的“社會化生態農業”,而社會化生態農業本身又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載體。這當然是個挑戰,中國只有下功夫清理在百年激進現代化之中已經形成的各種阻礙,才能有應對挑戰的自覺性。
然而,有關政策跟不上國家生態文明戰略,并不意味著中產階級淪為 “吃瓜群眾”。近年來已經興起了“市民下鄉”、“農業進城”等民間行動。這種民間自發的城鄉之間的雙向互動不同于政府助力的資本下鄉,因此大致還是良性的。下得去的條件是“搭便車”。因為這些年國家投資的新農村建設已經在農村基本上完成了“五通”,98% 以上的行政村通了路、電、水、寬帶和電話,個別有條件的村又開展了“四化三清一氣”和“四清四改四建”。這意味著鄉村發展中小企業的基礎設施條件具備。這時候市民下鄉到村里照樣通過網絡進行微信群溝通和分散化的交易。這些東西慢慢會滲透進鄉土社會,村民就可以“雞犬之聲相聞,微信群里往來”。在鄉土社會能夠很容易地形成多類的微信群,人們的文化界面多樣化了,就發現村支書說話不靈了,幾個不同社會界面的群主開始管事了。
可見,國家大量基礎建設投資所形成的搭便車機會,恰好把一個城市的中產階級能夠與村民之間共同參與的社會資源開發出來,這就有了農業1. 0向4. 0演化的條件。
世界萬年農業文明史上,農業從來不是“產業”而是人類與自然界有機結合的生存文化。因殖民化產生的“盎格魯-薩克遜模式”,只有在殖民化和奴隸制的條件下,才能將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而且這種農業1. 0版只是作為現代化的基本形態,其實質主要還是通過土地規模化獲取更多絕對地租,借以形成剩余價值,為工業化提供原始積累。由此,盡管美國的農業占GDP的比重不足2%,卻因其糧食產量足以影響全球糧食價格而在21 世紀金融資本虛擬擴張階段引申出另一個“農業1. 0+農業 3. 0”的路徑: 立足于殖民化大農場,就有了“農業金融化”的方向,糧食期貨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就是金融化的一個現象。很多農業企業關注的 ABCD 四大跨國農業公司( 美國 ADM、美國邦吉 Bunge、美國嘉吉 Cargill、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它們的優勢就在于直接獲取最廉價的資金,立足于一產化的大農業直接進入金融化,即與一產化大農業緊密結合的金融化。這四大公司的收益,并不來源于大規模農業,而是來源于在資本市場上產生的投機性收益。而且,從1980 年代新自由主義問世以來,歷經 20 年的戰略調整,美國農業跨國企業的收益早就不再以農業為主了,而是以金融投資收益為主。
那么,2. 0 版農業現代化意味著什么? 在產業資本階段意味著用工業的生產方式改造農業,通常也叫做設施化、工廠化農業。中國現在則是農業產業化,亦即要在規模化和集約經營的基礎上,拉長產業鏈,形成農業的增值收益。
二產化的農業應該叫農業 2. 0 版的現代化。但這個農業 2. 0 不僅在大多數國家面臨虧損,而且在歐洲和日本,二產化農業因嚴重污染,造成對資源環境的嚴重破壞,因而正處在退出階段。中國現在強調的農業產業化,很大部分的內容是指農業二產化,拉長產業鏈雖然可能產生一些收益,但即使在美國,這個收益能留在農民手里的一般不到 10% 。在中國,農業產業鏈中農民得到的收益恐怕 8% 都達不到。
二產化農業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生產過剩。如前所述,中國農業大宗產品的產量很多世界第一:我們生產全球 70% 左右的淡水產品,67% 的蔬菜,51% 的生豬,40% 的大宗果品,這些產品都過剩。我們現在的糧食產量占世界的 21% ,人口占世界的 19% ,還有兩個點的余量。即使糧食不再增產,只要適當節約,就足夠養活未來的新增人口。雖然農業 2. 0 的二產化可以拉長產業鏈,產生收益,但農業勞動力的收入并不同步增長,農村存款來源不足,并沒有產生現代經濟發展所需的金融工具的條件,由此造成三農金融困境,難以被體現工具理性的金融改革化解。除此以外,農業二產化還對資源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現在農業造成的面源污染大大超過工業和城市,是面源污染貢獻率最高的領域。
因此,已經進入農業的企業要注意培育非農領域的 3. 0 版或稱三產化農業的相關業務。如果只在農業領域發展,很難以現有的資源條件和現有的價格環境產生收益。何況,農業二產化并不是必然的,像北美、澳洲的農業就都是靠天然資源維持農業 1. 0 的一產化,并不進入二產化,而是直接由 1. 0 + 3. 0 進入金融化。而歐盟、日韓則是2. 0 + 3. 0 版的現代化,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同時允許合作社開展包括三產在內的多元化經濟。中國農業的二產化也是設施化、工廠化,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設施化農業國家,但中國在三產領域中的金融、保險、房地產、物流等領域都已經形成利益集團,除非國家給足了優惠政策促進合作社有組織地開展經營,否則分散小農很難涉足。
農業 3. 0 版,是我們多年來提倡的以綜合性農協為載體的三產化農業。因為三產的單位面積收益率一般都高于二產; 由此而使農民得到三產化對勞動力和農村資源的“再定價”收益。比如,養生農業就會把空氣、水、林木綠化等環境因素再定價,農家樂也會使被外部勞動力市場排斥的農村中老年婦女得到高于農業就業的收益。
近年來甚至還有人借鑒日本提出的“農業六次產業”概念來解釋農業的結構升級。其實早在中央政府 2006 年的“一號文件”中就強調了農業的多功能性,提出第三產業跟農業結合; 2016 年的一號文件則明確了農業要一二三產融合的指導思想。
第三產業和小農經濟直接結合的可能性有豐富經驗,但也有政策障礙。我們二十幾年的基層試驗表明: 因為第三產業的主要部門———金融、保險、流通等,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就都被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控制,如果不采取日本綜合農協為主的“東亞模式”,第三產業跟農業的結合就只能是旅游、養生、景觀這些資源業態,所產生的綜合收益不會很高。因此,靠 3. 0 版的農業三產化來解決“三農”問題,農民得到的好處并不很大。
農業 4. 0 版是我們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提出的,現定為“社會化生態農業”。傳統社會、特別是亞洲這種原住民社會,農業從一萬年前開始的時候就是多樣化的原生農業; 當代強調可持續發展,也應該是農業 3. 0 + 4. 0 構成有機結合的社會化生態農業體系。一方面在手段上要借助互聯網+ ,另一方面在理念上要更強調社會化的、城鄉合作互動的、生態化的農業。當然,“市民下鄉,農業進城”越普遍,農業體現出中央倡導的生態文明戰略的內容就越多,這是下一步農業 3. 0 版和農業4. 0 版要考慮的問題。
農業 4. 0 版確實需要與“互聯網 + ”密切結合,使用互聯網 + 本地化的題材、景觀、本地化的標志、休閑旅游等,更大程度是要借助城鄉融合的新趨勢,利用互聯網內在體現的各階層公平參與,實現市民與農民都能夠廣泛參與的“社會化生態農業”,而社會化生態農業本身又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載體。這當然是個挑戰,中國只有下功夫清理在百年激進現代化之中已經形成的各種阻礙,才能有應對挑戰的自覺性。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