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特色有機產業已經成為縣鄉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路徑和模式,使農民在發展有機產業的過程中切切實實享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創新打造“有機產業+扶貧”的產業扶貧模式,在圍場和隆化兩縣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幫助實施特色有機產業振興計劃。目前,圍場和隆化有機產業發展整體穩步向上。截至2020年底,圍場縣耕地面積167萬畝,其中有機認證基地面積57000畝;隆化縣耕地面積58.3萬畝,其中有機認證基地面積8568.6畝。
在實現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期間,圍場和隆化有機產業持續發展依然面臨挑戰。當前,兩縣有機生產基地普遍規模小、分布散、缺少精深加工環節、產品效益相對低;有機生產企業普遍存在市場競爭力不強,有機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少;有機產業發展上存在著方向多元化,產業鏈條短、集群效益低等問題。
2021年是圍場、隆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始年。筆者作為2018年-2020年兩縣有機產業扶貧的直接參與者,對積極幫扶推進圍場、隆化發展鄉村特色有機產業,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幫扶建設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2021年5月2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征求《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工作即將啟動。圍場、隆化發展有機食品生產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已經具備創建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的基礎條件。通過推動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工作,能夠輻射帶動所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破解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難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工作,持續改善當地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有力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二是幫扶重點特色有機產品企業做大做強。 “十四五”期間,要著力打造一批重點特色規模有機企業,增強有機產品供應能力。聚焦發展本地特色產品,利用有機產品品質好、溢價高的特點,貫徹新發展理念,長期培育和支持有機產業,幫扶有機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縣域特色有機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是幫扶深入推進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技術研發。 “十三五”幫扶期間,南京所支撐圍場和隆化初步建立了有機農業植保和植物營養綜合管理技術體系,促進了兩縣有機生產標準化、規范化。然而,兩縣有機生產和加工技術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有機生產產能和效率不高,導致有機生產成本高,高質量有機產品供給能力不足。因此,要以科技創新作為“十四五”期間兩縣有機產業新發展的源動力,進一步加大有機農業專家引入、投入力度,提升企業有機生產加工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四是幫扶有機產品企業與新零售商構建有機產銷合作關系。2018年-2020年,生態環境部通過消費扶貧解決了兩縣綠色有機產品銷售的問題。“十四五”期間,要創新幫扶模式,推動兩縣有機產品企業與新零售商構建有機產銷合作關系。當前,我國平臺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有機生產企業應積極擁抱新零售平臺,將有機產品轉化為有機商品,實現經濟價值。積極轉變思維,充分發揮新零售市場銷售活力,適應與新零售商合作的有機產品生產模式,在有機產業發展鏈的精細化社會分工中定好位,專注有機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場的運轉效益,增強有機生產企業的綠色發展內生動力。
五是幫扶持續加強有機生產和管理者的能力建設。扶貧先扶智,兩縣有機產業從業者要成為優秀的生產者和管理者,還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補齊知識短板、提高創新創業能力、豐富經營管理經驗、持續接受培訓。把能力建設作為幫扶中的重中之重,切合農村實際,運用農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形式開展能力建設,增強農民的認同感,提高他們開展有機生產的主觀能動性。
“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創新打造“有機產業+扶貧”的產業扶貧模式,在圍場和隆化兩縣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幫助實施特色有機產業振興計劃。目前,圍場和隆化有機產業發展整體穩步向上。截至2020年底,圍場縣耕地面積167萬畝,其中有機認證基地面積57000畝;隆化縣耕地面積58.3萬畝,其中有機認證基地面積8568.6畝。
在實現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期間,圍場和隆化有機產業持續發展依然面臨挑戰。當前,兩縣有機生產基地普遍規模小、分布散、缺少精深加工環節、產品效益相對低;有機生產企業普遍存在市場競爭力不強,有機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少;有機產業發展上存在著方向多元化,產業鏈條短、集群效益低等問題。
2021年是圍場、隆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始年。筆者作為2018年-2020年兩縣有機產業扶貧的直接參與者,對積極幫扶推進圍場、隆化發展鄉村特色有機產業,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幫扶建設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2021年5月2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征求《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工作即將啟動。圍場、隆化發展有機食品生產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已經具備創建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的基礎條件。通過推動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工作,能夠輻射帶動所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破解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難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工作,持續改善當地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有力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二是幫扶重點特色有機產品企業做大做強。 “十四五”期間,要著力打造一批重點特色規模有機企業,增強有機產品供應能力。聚焦發展本地特色產品,利用有機產品品質好、溢價高的特點,貫徹新發展理念,長期培育和支持有機產業,幫扶有機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縣域特色有機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是幫扶深入推進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技術研發。 “十三五”幫扶期間,南京所支撐圍場和隆化初步建立了有機農業植保和植物營養綜合管理技術體系,促進了兩縣有機生產標準化、規范化。然而,兩縣有機生產和加工技術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有機生產產能和效率不高,導致有機生產成本高,高質量有機產品供給能力不足。因此,要以科技創新作為“十四五”期間兩縣有機產業新發展的源動力,進一步加大有機農業專家引入、投入力度,提升企業有機生產加工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四是幫扶有機產品企業與新零售商構建有機產銷合作關系。2018年-2020年,生態環境部通過消費扶貧解決了兩縣綠色有機產品銷售的問題。“十四五”期間,要創新幫扶模式,推動兩縣有機產品企業與新零售商構建有機產銷合作關系。當前,我國平臺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有機生產企業應積極擁抱新零售平臺,將有機產品轉化為有機商品,實現經濟價值。積極轉變思維,充分發揮新零售市場銷售活力,適應與新零售商合作的有機產品生產模式,在有機產業發展鏈的精細化社會分工中定好位,專注有機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場的運轉效益,增強有機生產企業的綠色發展內生動力。
五是幫扶持續加強有機生產和管理者的能力建設。扶貧先扶智,兩縣有機產業從業者要成為優秀的生產者和管理者,還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補齊知識短板、提高創新創業能力、豐富經營管理經驗、持續接受培訓。把能力建設作為幫扶中的重中之重,切合農村實際,運用農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形式開展能力建設,增強農民的認同感,提高他們開展有機生產的主觀能動性。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