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充分考慮“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特別是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以及全球農業關聯性日益增強的背景下,把數以億計的小農引入現代農業的軌道,實現小農現代化意義重大。
小農在經歷百年之變
新中國成立以前,小農經濟與小農格局在中國存續幾千年,變化甚微。新中國成立之后,小農賴以生存的內在土壤和外部環境均發生質變,小農裂變由此萌動并持續。
——土地制度決定了小農格局存在的必然性。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讓原來由地主占有、佃農經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演變為農戶所有、農戶經營的土地私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爾后,經過人民公社化運動,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的土地公有公營制度安排取代了土地私有,小農格局不復存在。1978年改革開放,農村最大的變遷就是由土地公有公營變為土地公有私營,以“集體所有、家庭經營”為特征的小農格局回歸。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農地權利由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兩權分離”演變為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的制度設計讓土地由公有私營向公有共享發展,小農存續的制度基礎得以進一步夯實。總體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后,土地制度經歷了私有私營、公有公營、公有私營、公有共享四個階段,這是中國共產黨針對我國國情在土地制度方面做出的重大設計和調整。從制度績效看,土地集體所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構成,是農村改革的基石和前提。而將土地經營權歸屬農戶則有利于充分發揮家庭的優勢,是農業生產最有效的方式。小農格局既是歷史傳承,也是時代接續的選擇。
換言之,小農格局過去是,現在是,在未來長時期內都將呈現出因農村土地制度選擇安排而存在的必然性特征,對此不容置疑。
——外部環境決定了小農格局的歷史性演變。農業內生的制度安排決定了小農格局長期存在的必然性。但不可忽視,工業化城鎮化對小農格局的重塑亦是不爭事實。一方面“兩化”快速推進,產生了巨大的“虹吸效應”,數以億計的農業從業人員轉向非農部門就業;另一方面,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農機裝備的推廣普及,釋放的“擠出效應”極大提升了農業勞動效率。事實上,盡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戶總量變化不大,甚至還有所增加,但全部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的比例由1978年的70.5%減少到2020年的23.6%,平均每年下降一個百分點以上。與此同時,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數量至2020年已下降到1.77億人,較1978年減少了1.06億人,較2002年3.66億人的歷史最高點則減少近2億。過去18年間,第一產業勞動力絕對量平均每年減少1000萬以上。按此推算,到2030年農業從業人員占比將下降為15%左右,到2050年進一步減少到5%以內將是大概率趨勢。在農業勞動力占比和從業人員絕對量雙下降的同時,中國的農業科技和農機裝備實現了大發展。2020年中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其中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85%、90%。幾組數據充分表明,工業化城鎮化使沉淀于農業領域的富余勞動力有了新的就業領域和工作崗位,而農業機械裝備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勞動生產效率,很好地彌合了從業人員減少可能給農業生產效率帶來的不利影響。農村勞動力的分工分業,農業從業人員的減少,促使小農格局發生了歷史性演變。
因此,觀察小農問題應有兩個維度:一是歷史觀。小農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無論現階段外部環境變化如何,基于內生的農業生產家庭經營最優的本源,小農還會長期延續。同時,應從政治高度看待小農問題,革命、建設和發展的任何時期,小農都是農業之基、農村之基、政權之基。小農既是農產品供給者,勞動力的輸出源,也是社會的穩定器,對此,認識應當清醒。二是發展觀。隨著全球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環境的巨大改善,小農的歷史性演變正在發生且走向縱深,要從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角度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律出發,推動小農分化和發展,根據鄉村振興的要求加快實現小農現代化。
小農要現代化
農戶經濟以家庭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具有產權關系清晰、治理結構單一、利益關系直接、監督成本低的顯著特點。小農生產與消費合一的屬性,決定了他們可以自己生產家庭所需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構成了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和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小農要現代化是全球共需。全球現代農業發展上百年的歷史反復證明,以家庭為經營單元的農戶經濟仍是迄今為止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組織形式。聯合國將2014年確定為“國際家庭農業年”,FAO對81個國家的可比數據分析,全球73%的農戶土地面積小于1公頃,85%的農戶生產面積小于2公頃,小規模農戶占主導的格局顯而易見。與此同時,東亞國家精耕細作的耕作傳統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天然的社區維護功能,使小農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有著基礎性作用,相對于其他經營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無論是具有農業資源稟賦優勢的歐美國家,抑或是農業資源稟賦稀缺的東亞國家,基于其本國稟賦條件所定義的小規模農戶始終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基礎和載體,具有長久生命力和強大普適性。當然,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中,全球小農普遍面臨著從業人員流失過度、留守勞動力老齡化、兼業化現象嚴重等問題。加之占有土地、裝備等資源不均衡,土地細碎化又導致其運用現代生產技術、信息手段能力不強,收入水平遠低于從事兼業所得,致使他們單純依靠自己力量打破農業生產低水平均衡、發展現代農業的能力和動力不足。中國小農數量為全球之最,土地細碎化經營程度更高,在全球農業競爭日趨激烈及全球農產品貿易態勢不穩定的局面下,小農現代化具有緊迫性。
——小農現代化在全球有共同表現。盡管小農現代化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具有不同特點,即便在一國內部也存在明顯差異,但也有發展的共同規律。一方面,小農現代化表現為小農變大農的全球化趨勢。無論是農業資源稟賦豐裕的歐美抑或農業資源稟賦稀缺的東亞國家莫不如此。美國家庭農場數從1970年的292萬個下降到2016年的206萬個,平均規模從155公頃增加到179公頃。日本農戶數量由1985年的466萬戶減少到2010年的252萬個,平均規模同期由0.88公頃增加到1.88公頃。我國上海松江家庭農場數由2013年的1267個減少到2020年的838個,平均規模由113畝增加到160畝。現代技術、現代裝備、現代經營理念不斷輸入,使小農數量減少,經營規模擴張,小農變大農是全球共同的選擇。另一方面,小農現代化表現為小農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世界各國通過合作社、農協、生產者聯盟等多種形式,保護小農利益,為小農提供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服務。現階段在我國有225萬家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90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為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戶提供了多樣化的社會化服務,逐漸形成了能夠促進小農與現代農業銜接完備的小農服務體系。
——小農現代化有深刻內涵。高度重視小農現代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所謂小農現代化有兩層含義:其一,無論是在小農內部產生新型農民,還是在外部吸引人才發展成新農人,都需要提升其職業化水平,在鄉村振興中充分施展才華。按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其二,小農現代化要突出對小農的幫助、改造和升華,使小農從普通的農業從業人員成為具有人力資本的勞動力,發展成為有愛農情懷、有工匠精神、有創新意識、有社會責任感的“四有”農業人才。
——小農現代化有兩條路徑。小農現代化,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有兩條基本路徑,一是對農業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一方面,加強農業教育,重點做好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職業化農民。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公共服務,合理提升福利待遇吸引人才下鄉、留住人才在鄉。二是對傳統小農進行改造。當前中國有2.3億小農戶,要耐心引導小農進入現代化軌道,確保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走得穩、走得順、走得好。要保護小農,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不受侵犯。明確小農擁有的農村財產各項權利,加強對小農財產的物權化保護。要幫助小農,解決小農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鞏固得來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要發展小農。全面提升小農素質能力,發揮追求美好生活、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能動性。要富裕小農。千方百計提升小農收入水平,優化收入結構,增加小農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使其緊緊跟上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實現保護、幫助、發展和富裕小農的目標決定了組織小農、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極端重要性。
家庭農場、合作社是最佳選擇
小農現代化不能背離“農民的主體地位”。中央反復強調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突出培養好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兩類新型經營主體。以家庭農場作為小農發展的方向,以合作社作為組織小農的載體,在新發展環境下顯現出旺盛生機。從長期看,推動兩者系統融合成為實現小農發展的最佳選擇。
——家庭農場是我國小農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家庭農場本身本源于農戶經濟,被視為當前農業生產經營最有效率的主體,在我國現階段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其特有的適應于現代農業生產的本質特性。一是家庭經營。家庭農場最鮮明的特征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在要素投入、生產作業、產品銷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環節,都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繼承和體現家庭經營的諸多優勢。二是規模適度。既能滿足家庭成員勞動力所能支撐的經營活動范圍,達到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均衡點;又能確保收入水平能與當地從事非農產業家庭收入水平相當,或稍高于這個水平,實現收入均衡。三是一業為主。區別于自給自足、小而全的傳統農戶和從事非農產業為主的兼業農戶,家庭農場以提供商品性農產品為目的,聚焦于農業生產經營環節,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以農業生產經營為主要收入來源,專業化生產程度和農產品商品率較高。四是集約經營。不僅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要素配置達到最優,而且投入生產資料和生產費用成本控制達到最省。通過耕地流轉,將土地、勞力、農機等生產要素適當集中,實現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生產,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形成小農發展的新格局。
——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要多措并舉。家庭農場是小農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示范帶動者。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是推動農業經營方式創新、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現小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要理清發展思路,積極穩妥地引導和扶持我國家庭農場健康持續發展。在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為增強扶持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要明確家庭農場認定標準,建立家庭農場檔案,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引導和促進家庭農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要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對家庭農場支持力度,實現農業信息、科技、農產品檢測、植保、農機、化肥農藥、農產品營銷、農業氣象預警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對家庭農場服務的全覆蓋。在信貸保險政策方面,鼓勵創新金融產品,創新農村貸款擔保抵押方式,進一步理順農業保險發展體制機制,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農業保險政策,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為家庭農場提供多險種、覆蓋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保險服務。在人才培養方面,小農分化構成了家庭農場的發展基礎,同時需要激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農機大戶、市場經紀人等興辦家庭農場或到家庭農場就業創業。把家庭農場主作為農業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主要培訓對象,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鼓勵農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農業技能培訓和經營管理才能教育培訓,使家庭農場主真正成為現代意義上的職業農民。
——農民合作社是服務小農的最佳載體。從全球農業發展的歷史抑或是在中國的各類農業經營形式觀察,現階段合作社的發展都進入最好階段。一是從合作社發展歷史看,全球范圍內,合作社的產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從新中國成立算起,中國農民合作社發展也有幾十年歷史。不同國家、區域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發展模式,經驗豐富亦不缺乏教訓,為新時期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二是從覆蓋面看,無論是歐盟抑或東亞,由于農民合作社內生的有助于降低市場交易費用、減少生產經營成本、增加從業者收入以及共享生產經營成果收益的運行機制和分配機制,農民合作社迄今仍然是全球覆蓋面最廣、生命力最強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三是從實現共享發展看,合作社對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意義重大。農業合作社在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搭建橋梁,讓小農生產經營的成果達到產得出來、賣得出去、賣得出好價錢,讓每個參加合作社的成員在其生產經營中實現省錢、省心、省力的互助互利、共享共贏的效果。
——農民合作社的未來走向日漸清晰。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伴隨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的課題。不同時期合作社的功能定位、組織形式、運行機制、扶持政策始終在不斷拓展延伸。從當前農民合作社的基本走勢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看,可以概括為“三規”:一是規范。過去合作社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存在相當一部分無效合作社。下一步首先要清理空殼社,發展有效的合作社,促進農民合作社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嚴格遵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示范章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按合作社的運行規律要求,著眼于制度健全,提升為農民服務能力。在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中,要抓問題關鍵,在章程制度、健全組織機構、規范財務管理、收益分配、登記管理等方面提升規范水平。二是規模。2020年,全國農民合作社達到225萬家,輻射帶動近一半的農戶。從全球的經驗和中國的實踐看,合作社的個體數不是追求的目標。下一步的方向不是繼續增長個體數量的問題,而是如何提高發展質量的問題。農民合作社本身帶動成員數量、服務能力,為農民增收效果如何是衡量質量的重要指標。最近幾年,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規模擴張,服務范圍拓展成為普遍現象。河北省金沙河合作社跨省聯合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總結。三是規律。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也逐漸呈現出規模化、多元化、融合化、企業化趨勢。要遵從合作社發展規律:在專業合作社內部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產加銷融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利益鏈的延長拓展;改善金融信貸服務,擴大保險支持范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融合的“三位一體”部署工作,這是現實中社員的要求,也是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共同趨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發展,多次強調“農村合作社就是新時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適應市場經濟和規模經濟的一種組織形式”,“農民合作社就是發展方向,有助于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要根據我國農業產業類型多元,生產經營范圍廣泛,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的發展環境,努力走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之路。
總之,要把推動小農現代化納入到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構建中來,以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為核心路徑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小農現代化道路。
(作者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來源:重農評)
小農在經歷百年之變
新中國成立以前,小農經濟與小農格局在中國存續幾千年,變化甚微。新中國成立之后,小農賴以生存的內在土壤和外部環境均發生質變,小農裂變由此萌動并持續。
——土地制度決定了小農格局存在的必然性。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讓原來由地主占有、佃農經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演變為農戶所有、農戶經營的土地私有制,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爾后,經過人民公社化運動,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的土地公有公營制度安排取代了土地私有,小農格局不復存在。1978年改革開放,農村最大的變遷就是由土地公有公營變為土地公有私營,以“集體所有、家庭經營”為特征的小農格局回歸。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農地權利由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兩權分離”演變為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的制度設計讓土地由公有私營向公有共享發展,小農存續的制度基礎得以進一步夯實。總體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后,土地制度經歷了私有私營、公有公營、公有私營、公有共享四個階段,這是中國共產黨針對我國國情在土地制度方面做出的重大設計和調整。從制度績效看,土地集體所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構成,是農村改革的基石和前提。而將土地經營權歸屬農戶則有利于充分發揮家庭的優勢,是農業生產最有效的方式。小農格局既是歷史傳承,也是時代接續的選擇。
換言之,小農格局過去是,現在是,在未來長時期內都將呈現出因農村土地制度選擇安排而存在的必然性特征,對此不容置疑。
——外部環境決定了小農格局的歷史性演變。農業內生的制度安排決定了小農格局長期存在的必然性。但不可忽視,工業化城鎮化對小農格局的重塑亦是不爭事實。一方面“兩化”快速推進,產生了巨大的“虹吸效應”,數以億計的農業從業人員轉向非農部門就業;另一方面,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農機裝備的推廣普及,釋放的“擠出效應”極大提升了農業勞動效率。事實上,盡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戶總量變化不大,甚至還有所增加,但全部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的比例由1978年的70.5%減少到2020年的23.6%,平均每年下降一個百分點以上。與此同時,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數量至2020年已下降到1.77億人,較1978年減少了1.06億人,較2002年3.66億人的歷史最高點則減少近2億。過去18年間,第一產業勞動力絕對量平均每年減少1000萬以上。按此推算,到2030年農業從業人員占比將下降為15%左右,到2050年進一步減少到5%以內將是大概率趨勢。在農業勞動力占比和從業人員絕對量雙下降的同時,中國的農業科技和農機裝備實現了大發展。2020年中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其中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85%、90%。幾組數據充分表明,工業化城鎮化使沉淀于農業領域的富余勞動力有了新的就業領域和工作崗位,而農業機械裝備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勞動生產效率,很好地彌合了從業人員減少可能給農業生產效率帶來的不利影響。農村勞動力的分工分業,農業從業人員的減少,促使小農格局發生了歷史性演變。
因此,觀察小農問題應有兩個維度:一是歷史觀。小農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無論現階段外部環境變化如何,基于內生的農業生產家庭經營最優的本源,小農還會長期延續。同時,應從政治高度看待小農問題,革命、建設和發展的任何時期,小農都是農業之基、農村之基、政權之基。小農既是農產品供給者,勞動力的輸出源,也是社會的穩定器,對此,認識應當清醒。二是發展觀。隨著全球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環境的巨大改善,小農的歷史性演變正在發生且走向縱深,要從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角度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律出發,推動小農分化和發展,根據鄉村振興的要求加快實現小農現代化。
小農要現代化
農戶經濟以家庭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具有產權關系清晰、治理結構單一、利益關系直接、監督成本低的顯著特點。小農生產與消費合一的屬性,決定了他們可以自己生產家庭所需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構成了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和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小農要現代化是全球共需。全球現代農業發展上百年的歷史反復證明,以家庭為經營單元的農戶經濟仍是迄今為止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農業生產經營的基本組織形式。聯合國將2014年確定為“國際家庭農業年”,FAO對81個國家的可比數據分析,全球73%的農戶土地面積小于1公頃,85%的農戶生產面積小于2公頃,小規模農戶占主導的格局顯而易見。與此同時,東亞國家精耕細作的耕作傳統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天然的社區維護功能,使小農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有著基礎性作用,相對于其他經營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無論是具有農業資源稟賦優勢的歐美國家,抑或是農業資源稟賦稀缺的東亞國家,基于其本國稟賦條件所定義的小規模農戶始終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基礎和載體,具有長久生命力和強大普適性。當然,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中,全球小農普遍面臨著從業人員流失過度、留守勞動力老齡化、兼業化現象嚴重等問題。加之占有土地、裝備等資源不均衡,土地細碎化又導致其運用現代生產技術、信息手段能力不強,收入水平遠低于從事兼業所得,致使他們單純依靠自己力量打破農業生產低水平均衡、發展現代農業的能力和動力不足。中國小農數量為全球之最,土地細碎化經營程度更高,在全球農業競爭日趨激烈及全球農產品貿易態勢不穩定的局面下,小農現代化具有緊迫性。
——小農現代化在全球有共同表現。盡管小農現代化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具有不同特點,即便在一國內部也存在明顯差異,但也有發展的共同規律。一方面,小農現代化表現為小農變大農的全球化趨勢。無論是農業資源稟賦豐裕的歐美抑或農業資源稟賦稀缺的東亞國家莫不如此。美國家庭農場數從1970年的292萬個下降到2016年的206萬個,平均規模從155公頃增加到179公頃。日本農戶數量由1985年的466萬戶減少到2010年的252萬個,平均規模同期由0.88公頃增加到1.88公頃。我國上海松江家庭農場數由2013年的1267個減少到2020年的838個,平均規模由113畝增加到160畝。現代技術、現代裝備、現代經營理念不斷輸入,使小農數量減少,經營規模擴張,小農變大農是全球共同的選擇。另一方面,小農現代化表現為小農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世界各國通過合作社、農協、生產者聯盟等多種形式,保護小農利益,為小農提供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服務。現階段在我國有225萬家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90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為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戶提供了多樣化的社會化服務,逐漸形成了能夠促進小農與現代農業銜接完備的小農服務體系。
——小農現代化有深刻內涵。高度重視小農現代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所謂小農現代化有兩層含義:其一,無論是在小農內部產生新型農民,還是在外部吸引人才發展成新農人,都需要提升其職業化水平,在鄉村振興中充分施展才華。按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其二,小農現代化要突出對小農的幫助、改造和升華,使小農從普通的農業從業人員成為具有人力資本的勞動力,發展成為有愛農情懷、有工匠精神、有創新意識、有社會責任感的“四有”農業人才。
——小農現代化有兩條路徑。小農現代化,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有兩條基本路徑,一是對農業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一方面,加強農業教育,重點做好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職業化農民。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公共服務,合理提升福利待遇吸引人才下鄉、留住人才在鄉。二是對傳統小農進行改造。當前中國有2.3億小農戶,要耐心引導小農進入現代化軌道,確保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走得穩、走得順、走得好。要保護小農,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不受侵犯。明確小農擁有的農村財產各項權利,加強對小農財產的物權化保護。要幫助小農,解決小農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鞏固得來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要發展小農。全面提升小農素質能力,發揮追求美好生活、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能動性。要富裕小農。千方百計提升小農收入水平,優化收入結構,增加小農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使其緊緊跟上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實現保護、幫助、發展和富裕小農的目標決定了組織小農、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極端重要性。
家庭農場、合作社是最佳選擇
小農現代化不能背離“農民的主體地位”。中央反復強調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突出培養好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兩類新型經營主體。以家庭農場作為小農發展的方向,以合作社作為組織小農的載體,在新發展環境下顯現出旺盛生機。從長期看,推動兩者系統融合成為實現小農發展的最佳選擇。
——家庭農場是我國小農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家庭農場本身本源于農戶經濟,被視為當前農業生產經營最有效率的主體,在我國現階段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其特有的適應于現代農業生產的本質特性。一是家庭經營。家庭農場最鮮明的特征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在要素投入、生產作業、產品銷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環節,都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繼承和體現家庭經營的諸多優勢。二是規模適度。既能滿足家庭成員勞動力所能支撐的經營活動范圍,達到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均衡點;又能確保收入水平能與當地從事非農產業家庭收入水平相當,或稍高于這個水平,實現收入均衡。三是一業為主。區別于自給自足、小而全的傳統農戶和從事非農產業為主的兼業農戶,家庭農場以提供商品性農產品為目的,聚焦于農業生產經營環節,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以農業生產經營為主要收入來源,專業化生產程度和農產品商品率較高。四是集約經營。不僅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要素配置達到最優,而且投入生產資料和生產費用成本控制達到最省。通過耕地流轉,將土地、勞力、農機等生產要素適當集中,實現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生產,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形成小農發展的新格局。
——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要多措并舉。家庭農場是小農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示范帶動者。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是推動農業經營方式創新、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現小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要理清發展思路,積極穩妥地引導和扶持我國家庭農場健康持續發展。在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為增強扶持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要明確家庭農場認定標準,建立家庭農場檔案,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引導和促進家庭農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要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對家庭農場支持力度,實現農業信息、科技、農產品檢測、植保、農機、化肥農藥、農產品營銷、農業氣象預警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對家庭農場服務的全覆蓋。在信貸保險政策方面,鼓勵創新金融產品,創新農村貸款擔保抵押方式,進一步理順農業保險發展體制機制,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農業保險政策,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為家庭農場提供多險種、覆蓋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保險服務。在人才培養方面,小農分化構成了家庭農場的發展基礎,同時需要激勵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農機大戶、市場經紀人等興辦家庭農場或到家庭農場就業創業。把家庭農場主作為農業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主要培訓對象,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鼓勵農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農業技能培訓和經營管理才能教育培訓,使家庭農場主真正成為現代意義上的職業農民。
——農民合作社是服務小農的最佳載體。從全球農業發展的歷史抑或是在中國的各類農業經營形式觀察,現階段合作社的發展都進入最好階段。一是從合作社發展歷史看,全球范圍內,合作社的產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從新中國成立算起,中國農民合作社發展也有幾十年歷史。不同國家、區域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發展模式,經驗豐富亦不缺乏教訓,為新時期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二是從覆蓋面看,無論是歐盟抑或東亞,由于農民合作社內生的有助于降低市場交易費用、減少生產經營成本、增加從業者收入以及共享生產經營成果收益的運行機制和分配機制,農民合作社迄今仍然是全球覆蓋面最廣、生命力最強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三是從實現共享發展看,合作社對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完善利益鏈意義重大。農業合作社在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搭建橋梁,讓小農生產經營的成果達到產得出來、賣得出去、賣得出好價錢,讓每個參加合作社的成員在其生產經營中實現省錢、省心、省力的互助互利、共享共贏的效果。
——農民合作社的未來走向日漸清晰。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伴隨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的課題。不同時期合作社的功能定位、組織形式、運行機制、扶持政策始終在不斷拓展延伸。從當前農民合作社的基本走勢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看,可以概括為“三規”:一是規范。過去合作社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存在相當一部分無效合作社。下一步首先要清理空殼社,發展有效的合作社,促進農民合作社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嚴格遵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示范章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按合作社的運行規律要求,著眼于制度健全,提升為農民服務能力。在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中,要抓問題關鍵,在章程制度、健全組織機構、規范財務管理、收益分配、登記管理等方面提升規范水平。二是規模。2020年,全國農民合作社達到225萬家,輻射帶動近一半的農戶。從全球的經驗和中國的實踐看,合作社的個體數不是追求的目標。下一步的方向不是繼續增長個體數量的問題,而是如何提高發展質量的問題。農民合作社本身帶動成員數量、服務能力,為農民增收效果如何是衡量質量的重要指標。最近幾年,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規模擴張,服務范圍拓展成為普遍現象。河北省金沙河合作社跨省聯合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總結。三是規律。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也逐漸呈現出規模化、多元化、融合化、企業化趨勢。要遵從合作社發展規律:在專業合作社內部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產加銷融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利益鏈的延長拓展;改善金融信貸服務,擴大保險支持范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融合的“三位一體”部署工作,這是現實中社員的要求,也是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共同趨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發展,多次強調“農村合作社就是新時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適應市場經濟和規模經濟的一種組織形式”,“農民合作社就是發展方向,有助于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要根據我國農業產業類型多元,生產經營范圍廣泛,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的發展環境,努力走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之路。
總之,要把推動小農現代化納入到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構建中來,以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為核心路徑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小農現代化道路。
(作者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來源:重農評)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