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發布2021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其中提出,繼續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等政策,鞏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
2021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包括糧食生產發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種業創新發展等方面。
其中,糧食生產發展部分,提出農機購置補貼。各地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內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品目,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應補盡補。將糧食生產薄弱環節、丘陵山區特色農業生產急需的機具以及高端、復式、智能農機產品的補貼額測算比例提高至35%。將育秧、烘干、標準化豬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全面推行限時辦理,將補貼申請受理與核驗、補貼資金兌付的工作時限分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
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集成組裝推廣區域性、標準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在更大規模、更高層次上提升優良食味稻米、優質專用小麥、高油高蛋白大豆、雙低雙高油菜等糧棉油糖果菜茶生產能力,同時因地制宜推廣測墑節灌、水肥一體化、集雨補灌、蓄水保墑等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示范帶動大面積區域性均衡發展,促進糧食等農作物穩產高產、節本增效和提質增效。
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基層農技推廣。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繼續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等政策,鞏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
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為保障農民種糧有合理收益,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2021年中央財政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釋放支持糧食生產積極信號,穩定農民收入,補貼資金向糧食主產區傾斜。
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方面,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嚴禁任何方式統籌集中使用,嚴防“跑冒滴漏”,確保補貼資金不折不扣發放到農民手中。按照《財政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的通知》(財辦農〔2021〕11號)要求,探索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與耕地地力保護行為相掛鉤的有效機制,加大耕地使用情況的核實力度,做到享受補貼農民的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切實推動落實“藏糧于地”戰略部署,遏制耕地“非農化”。
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驗收考核、統一上圖入庫”五個統一的要求,2021年在全國建設高標準農田1億畝,并向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傾斜。在建設內容上,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農田水利、機耕道路、農田輸配電設備等為重點,推進耕地“宜機化”改造,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另外,提到東北黑土地保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耕地輪作休耕、農機深松整地等方面。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目標,支持適宜地區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促進耕地質量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深松整地作業一般要求達到25厘米以上。每畝作業補助原則上不超過30元,具體補助標準和作業周期由各地因地制宜確定。
種業創新發展方面,種質資源保護。支持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啟動實施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強化種質資源安全保存和精準鑒定。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開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種公畜站、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中心等開展種畜禽生產性能測定。
畜牧良種推廣。在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符合條件的養殖戶進行適當補助,支持牧區畜牧良種推廣。在生豬大縣實施生豬良種補貼,加快生豬品種改良。在黑龍江等10個蜂業主產省,實施蜂業質量提升行動,支持開展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利用、良種繁育推廣、現代化養殖加工技術及設施推廣應用、蜂產品質量管控體系建設,推動蜂業全產業鏈質量提升。
制種大縣獎勵。2021年,在現有國家級制種大縣范圍內,聚焦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等重點糧油品種,聚焦種子生產、加工短板弱項,創新基地建設和發展模式,推動優勢基地和龍頭企業合作共建,強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應用,促進種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畜牧業健康發展方面,推進奶業振興,實施糧改飼,實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包括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和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和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支持本縣生豬(牛羊)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支持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生豬(牛羊)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
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方面,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統籌中央財政產業融合發展政策任務資金,引導各地聚焦主導產業,優化產業布局,整體銜接推進,新創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98個農業產業強鎮,推動鄉村產業形態更高級、布局更優化、結構更合理。
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圍繞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特色種質保存和特色品質保持,推動全產業鏈標準化全程質量控制,提升核心保護區生產及加工儲運能力。挖掘農耕文化,推動綠色有機認證,加強宣傳推介,培育區域特色品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標志管理和產品追溯。
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包括高素質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農業信貸擔保服務幾個方面。重點服務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小微農業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服務范圍限定為農業生產及與其直接相關的產業融合項目,突出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支持。中央財政對政策性農擔業務實行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支持省級農擔公司降低擔保費用和應對代償風險,確保政策性農擔業務貸款主體實際負擔的擔保費率不超過0.8% 。
農業資源保護利用,包括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漁業發展補助、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地膜回收利用等方面。
農業防災減災部分,提及農業生產救災、動物疫病防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方面。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支持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政策,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充分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加強農村改廁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籌銜接,著力建立健全運行管護機制,切實提高農村改廁質量,務求長效管用。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其中,糧食生產發展部分,提出農機購置補貼。各地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內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品目,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應補盡補。將糧食生產薄弱環節、丘陵山區特色農業生產急需的機具以及高端、復式、智能農機產品的補貼額測算比例提高至35%。將育秧、烘干、標準化豬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成套設施裝備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全面推行限時辦理,將補貼申請受理與核驗、補貼資金兌付的工作時限分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
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集成組裝推廣區域性、標準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在更大規模、更高層次上提升優良食味稻米、優質專用小麥、高油高蛋白大豆、雙低雙高油菜等糧棉油糖果菜茶生產能力,同時因地制宜推廣測墑節灌、水肥一體化、集雨補灌、蓄水保墑等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示范帶動大面積區域性均衡發展,促進糧食等農作物穩產高產、節本增效和提質增效。
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基層農技推廣。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繼續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等政策,鞏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
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為保障農民種糧有合理收益,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2021年中央財政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釋放支持糧食生產積極信號,穩定農民收入,補貼資金向糧食主產區傾斜。
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方面,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嚴禁任何方式統籌集中使用,嚴防“跑冒滴漏”,確保補貼資金不折不扣發放到農民手中。按照《財政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的通知》(財辦農〔2021〕11號)要求,探索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與耕地地力保護行為相掛鉤的有效機制,加大耕地使用情況的核實力度,做到享受補貼農民的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切實推動落實“藏糧于地”戰略部署,遏制耕地“非農化”。
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驗收考核、統一上圖入庫”五個統一的要求,2021年在全國建設高標準農田1億畝,并向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傾斜。在建設內容上,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農田水利、機耕道路、農田輸配電設備等為重點,推進耕地“宜機化”改造,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另外,提到東北黑土地保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耕地輪作休耕、農機深松整地等方面。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目標,支持適宜地區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促進耕地質量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深松整地作業一般要求達到25厘米以上。每畝作業補助原則上不超過30元,具體補助標準和作業周期由各地因地制宜確定。
種業創新發展方面,種質資源保護。支持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啟動實施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強化種質資源安全保存和精準鑒定。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開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種公畜站、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中心等開展種畜禽生產性能測定。
畜牧良種推廣。在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符合條件的養殖戶進行適當補助,支持牧區畜牧良種推廣。在生豬大縣實施生豬良種補貼,加快生豬品種改良。在黑龍江等10個蜂業主產省,實施蜂業質量提升行動,支持開展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利用、良種繁育推廣、現代化養殖加工技術及設施推廣應用、蜂產品質量管控體系建設,推動蜂業全產業鏈質量提升。
制種大縣獎勵。2021年,在現有國家級制種大縣范圍內,聚焦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等重點糧油品種,聚焦種子生產、加工短板弱項,創新基地建設和發展模式,推動優勢基地和龍頭企業合作共建,強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應用,促進種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畜牧業健康發展方面,推進奶業振興,實施糧改飼,實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包括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和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和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支持本縣生豬(牛羊)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支持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生豬(牛羊)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
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方面,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統籌中央財政產業融合發展政策任務資金,引導各地聚焦主導產業,優化產業布局,整體銜接推進,新創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98個農業產業強鎮,推動鄉村產業形態更高級、布局更優化、結構更合理。
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圍繞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特色種質保存和特色品質保持,推動全產業鏈標準化全程質量控制,提升核心保護區生產及加工儲運能力。挖掘農耕文化,推動綠色有機認證,加強宣傳推介,培育區域特色品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標志管理和產品追溯。
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包括高素質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農業信貸擔保服務幾個方面。重點服務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小微農業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服務范圍限定為農業生產及與其直接相關的產業融合項目,突出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支持。中央財政對政策性農擔業務實行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支持省級農擔公司降低擔保費用和應對代償風險,確保政策性農擔業務貸款主體實際負擔的擔保費率不超過0.8% 。
農業資源保護利用,包括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漁業發展補助、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地膜回收利用等方面。
農業防災減災部分,提及農業生產救災、動物疫病防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方面。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支持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政策,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充分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加強農村改廁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籌銜接,著力建立健全運行管護機制,切實提高農村改廁質量,務求長效管用。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