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德國作為一個城市化起步較早的國家,鄉村地區也曾面臨環境污染、人口流失等問題和挑戰,德國是如何應對鄉村發展危機的?對我國鄉村振興又有哪些重要啟示?
德國鄉村振興的政府推動
農業在德國的地位非常高,除了提供糧食的基本功能,還有很多重要的戰略功能,因此,德國各級政府實行許多經濟、法律措施來保護和發展農業、農村,為德國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工商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德國農村人力大量外流,尤其在兩德統一后,大量人口自東德涌向西德,加速了農村衰退。為了讓人口回流,德國政府有系統地推動農村小區重建發展,讓原本凋零的農村重新找回生命力。
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境內斷壁殘垣,多處亟待重建。于是地方社團紛紛自愿投入整治家園的工作,最初是以植栽和綠化為主要內容,在「德國園藝協會」加入后,逐漸拓展為農村小區美化運動。
1976年,德國首次將“村莊更新”寫入《土地整理法》,并試圖保留村莊的地方特色和傳統優勢。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德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后,村鎮建設傾向于內向式發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擴張,在現有建設范圍內尋找發展更新的潛力,同時也更注重生態保護。
這時的“村莊更新”也融入了更多的科學生態發展元素,鄉村的文化價值、休閑價值和生態價值被提升到和經濟價值同等重要的地位。鄉村規劃更多考慮的是,通過局部持續的改良,輔以適當的擴張。
德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為有效地保護各種文化遺產,正確處理好建設中新與舊的關系,德國政府規定:具有200年歷史以上的建筑均須列入保護之列,并撥出專款用于支持古建筑、街道的維修、保護工作。
同時,德國對于歷史文化遺產并不主張簡單的復制,而是運用現代技術為其重塑靈魂,這樣既可以滿足現代功能,又創造性地保護了歷史遺產。基于這樣的的建設和保護態度,才形成今日德國鄉村別樣的景致。
生態化與現代化的和諧發展
農村較于城市而言,生態資源就是一大優勢。要實現鄉村振興,就一定要把農村的優勢資源挖掘并發揮出來,只有把農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才會將其變成金山銀山。歐豪村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位于北萊茵西伐利亞(North Rhine-Westphalia)邦的歐豪村,是個僅有五百八十位居民的小農村,占地約四百公頃。
1990年,歐豪村在無法忍受欠佳的生活條件下,決定進行生態改造,將現代化的建筑與有機的生活環境相結合,使得鄉村資源展示了豐富的活力,讓這里成為有名的生態示范村!
徒步走在村里,不難發現現代化的痕跡:停車場和道路由水泥或柏油材質鋪成,但如今已部分鏟除,以植草的地面、透水磚或自然石取而代之,而且車道的縫隙擴大,主要作用是增加透水性。
1990年以前,歐豪村使用的是地下排水系統,混合雨水和家庭廢水,一并排放至污水處理廠。這樣,可以循環回收的雨水,就浪費掉了。重現土壤、植物和碎石后,等于設置天然的集水和導水系統,比起混凝土排水溝,更能活化資源及涵養地下水源。道路兩旁辟綠帶,吸收的水分又回流成地下水再利用,從家家戶戶的水龍頭里流出來。
村里的公家花園旁有一幢房屋,頂上裝有蓄存雨水的導管,下雨時雨水會流溢至下方的圓桶中,供灌溉那片小花園。此外,村里的低洼處也劃為濕地或滯留池,保育水資源的同時,也復育當地動植物。
在環保上,德國人懂得使用減法;但其境內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也仰賴他們的念舊而保留。路旁的典型干砌石墻就是其中一例,它具透水性,石縫也可作為小型生物的棲地。
而原本由金屬線纏繞做成的圍籬,如今都加種灌木,綠化太過人造的環境。先前種松樹的地方,改種在地的果樹如櫻桃樹,但同時也保留象征德國精神的老橡樹,兼容并蓄。
1993年,歐豪村贏得德國聯邦農村更新金牌獎,1996年被歐洲各國選為「歐洲生態示范村」。2000年在漢諾威(Hannover)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它更成為德國展示其在結合生態、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上的傲人模范。
舊空間新利用
在城市化進程中,鄉村里由于產業結構轉型而閑置的房舍或農舍越來越多,激活鄉村資源的重要一環是激活鄉村閑置房屋資源。
上文提到的歐豪村有一千一百五十年的歷史,村里的房舍或農舍很多都處于閑置狀態。更新計劃執行后,村里的人重新啟用老房子,譬如將畜舍改建成住家或農場咖啡館,空間得到重新利用,同時還節省了能源。
而位于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的小鎮梅達巴(Medebach)因所處邦內第二大鳥類保育區內,導致小鎮在建設、農業方面等都受到相關限制。譬如:農人只能在鳥離巢后才能收割其作物,因此一年只能一獲;具生態價值或特有物種等地區,禁止開發成農田等。
梅達巴鎮保育區延伸到了鎮上建筑區的邊緣,也就是說,小鎮不可能向外擴張,也不可能擴增建筑物。在普遍性的少子化現象下,梅達巴愈來愈多的房子閑置,如何將舊有建筑重新利用是激活小鎮的關鍵。
1969年,學校重組后,梅達巴鎮的學校就停止運作。空置幾年后,相關單位將它改建成礦業博物館,因礦業曾是這里的傳統產業,維持生態環境水平的同時,文化遺產也幸而保存延續。
根據《科技發展政策報導》指出,舊建筑每年每平方公尺消耗二十至三十公升的加熱用燃油(heating oil),但若透過熱隔絕以及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統,則可減少超過四分之三的用油量。
而為了幫助屋主更新他們的房子,德國政府自2006年起,每年補助約十四億歐元(折合新臺幣約六百七十億元)的金額,用于熱隔絕、更換暖氣系統及窗戶。
發展再生能源,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在農業型態逐年轉型,以及全球化沖擊與震蕩的時代,小農勢必得找尋生計出路。對于只有29人的迷你農村艾冰霍夫(Ebbinghof)的居民而言,再生能源遂成為他們未來的希望。
這座擁有750年歷史的小村莊,坐擁二百公頃的森林,他們將被雷劈倒或遭蟲害而亡的樹作為原料,燃燒木片來發電,且和德國市電并聯,一度電售價零點四三歐元,保價收購二十年。據估計,一立方公尺的干木片(水分低于百分之二十)可發六百五十度的電,約抵六十五公升的石油功率;而同樣容量的濕木片(水分約占百分之四十)可發四百度的電,約抵四十公升的石油功率。
這里還將建成一座生質沼氣(biogas)工廠,利用農村豐富的原料——牛和豬的糞便所排放之沼氣發電。目前為止,艾冰霍夫已自給自足地使用潔凈能源,而在生質沼氣工廠竣工后,售電的行為將讓更多村民獲益,而艾冰霍夫也會因此成為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第一個再生能源村。
實踐環保,堅持有機
為了將人留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門會設法提高該地居民的福利,譬如促進農業發展、推行生質能源計劃,以及種植有機在地作物,供應附近的城鎮,從而減少進口外地食材的機會,讓資源在地循環。
位于布蘭登堡(Brandenburg)邦的柏多文(Brodowin),是當地著名的有機農業村,其所制造的農產品,大多銷往柏林及其周遭地區。它的轉型,可追溯至1990年、柏林圍墻瓦解的前后。
柏林圍墻倒塌后,柏多文的居民改變了農耕方式,變成有機耕種。這里農地有很多雜草,作物稈也比較稀疏給鳥類等生物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的耕種方式可以保持生物的多樣性。
為了符合有機農產品協會Demeter的規范,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是有機、自制,連市面上賣的有機肥料都不用。這樣健康的農產品種植售賣,吸引了大量附近的都市人前來嘗鮮。
除此之外,他們也將商品送至柏林的私人住宅,目前一周送牛奶給一千五百戶人家。新鮮、有機的產品,已漸漸擄獲人們的認同與需求。
為了吸引柏林及其周遭的人來鄉村,并對農業產生興趣,當地會舉辦不同的活動。如布蘭登堡田園派對,人們可以來農場,親自看看農產品的制造過程,以及所使用的機器,也可購買當地產品。
在旅游業態上,鄉村推出以單車道連結農場和都市的方式,讓人們可騎單車前來,如此就更深入了解鄉村生活。
戰爭摧毀了德國的國土地貌,而戰后致力于經濟發展,大肆開發使殘破脆弱的生態雪上加霜。但半個世紀以來,德國的經濟和環境議題已逐漸脫勾,從家園的重建擴展到大環境的重生,代表著德國人從本位主義中脫殼而出,與自然重新融合,推倒長久以來筑砌于它和人類之間的高墻。
的確,綠色環境才是永續之道,在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行的今天,我們在發展現代化的同時,保護好鄉村的生態環境才是關鍵。
來源:睿途旅創
德國鄉村振興的政府推動
農業在德國的地位非常高,除了提供糧食的基本功能,還有很多重要的戰略功能,因此,德國各級政府實行許多經濟、法律措施來保護和發展農業、農村,為德國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工商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德國農村人力大量外流,尤其在兩德統一后,大量人口自東德涌向西德,加速了農村衰退。為了讓人口回流,德國政府有系統地推動農村小區重建發展,讓原本凋零的農村重新找回生命力。
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境內斷壁殘垣,多處亟待重建。于是地方社團紛紛自愿投入整治家園的工作,最初是以植栽和綠化為主要內容,在「德國園藝協會」加入后,逐漸拓展為農村小區美化運動。
1976年,德國首次將“村莊更新”寫入《土地整理法》,并試圖保留村莊的地方特色和傳統優勢。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德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后,村鎮建設傾向于內向式發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擴張,在現有建設范圍內尋找發展更新的潛力,同時也更注重生態保護。
這時的“村莊更新”也融入了更多的科學生態發展元素,鄉村的文化價值、休閑價值和生態價值被提升到和經濟價值同等重要的地位。鄉村規劃更多考慮的是,通過局部持續的改良,輔以適當的擴張。
德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為有效地保護各種文化遺產,正確處理好建設中新與舊的關系,德國政府規定:具有200年歷史以上的建筑均須列入保護之列,并撥出專款用于支持古建筑、街道的維修、保護工作。
同時,德國對于歷史文化遺產并不主張簡單的復制,而是運用現代技術為其重塑靈魂,這樣既可以滿足現代功能,又創造性地保護了歷史遺產。基于這樣的的建設和保護態度,才形成今日德國鄉村別樣的景致。
生態化與現代化的和諧發展
農村較于城市而言,生態資源就是一大優勢。要實現鄉村振興,就一定要把農村的優勢資源挖掘并發揮出來,只有把農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才會將其變成金山銀山。歐豪村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位于北萊茵西伐利亞(North Rhine-Westphalia)邦的歐豪村,是個僅有五百八十位居民的小農村,占地約四百公頃。
1990年,歐豪村在無法忍受欠佳的生活條件下,決定進行生態改造,將現代化的建筑與有機的生活環境相結合,使得鄉村資源展示了豐富的活力,讓這里成為有名的生態示范村!
徒步走在村里,不難發現現代化的痕跡:停車場和道路由水泥或柏油材質鋪成,但如今已部分鏟除,以植草的地面、透水磚或自然石取而代之,而且車道的縫隙擴大,主要作用是增加透水性。
1990年以前,歐豪村使用的是地下排水系統,混合雨水和家庭廢水,一并排放至污水處理廠。這樣,可以循環回收的雨水,就浪費掉了。重現土壤、植物和碎石后,等于設置天然的集水和導水系統,比起混凝土排水溝,更能活化資源及涵養地下水源。道路兩旁辟綠帶,吸收的水分又回流成地下水再利用,從家家戶戶的水龍頭里流出來。
村里的公家花園旁有一幢房屋,頂上裝有蓄存雨水的導管,下雨時雨水會流溢至下方的圓桶中,供灌溉那片小花園。此外,村里的低洼處也劃為濕地或滯留池,保育水資源的同時,也復育當地動植物。
在環保上,德國人懂得使用減法;但其境內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也仰賴他們的念舊而保留。路旁的典型干砌石墻就是其中一例,它具透水性,石縫也可作為小型生物的棲地。
而原本由金屬線纏繞做成的圍籬,如今都加種灌木,綠化太過人造的環境。先前種松樹的地方,改種在地的果樹如櫻桃樹,但同時也保留象征德國精神的老橡樹,兼容并蓄。
1993年,歐豪村贏得德國聯邦農村更新金牌獎,1996年被歐洲各國選為「歐洲生態示范村」。2000年在漢諾威(Hannover)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它更成為德國展示其在結合生態、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上的傲人模范。
舊空間新利用
在城市化進程中,鄉村里由于產業結構轉型而閑置的房舍或農舍越來越多,激活鄉村資源的重要一環是激活鄉村閑置房屋資源。
上文提到的歐豪村有一千一百五十年的歷史,村里的房舍或農舍很多都處于閑置狀態。更新計劃執行后,村里的人重新啟用老房子,譬如將畜舍改建成住家或農場咖啡館,空間得到重新利用,同時還節省了能源。
而位于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的小鎮梅達巴(Medebach)因所處邦內第二大鳥類保育區內,導致小鎮在建設、農業方面等都受到相關限制。譬如:農人只能在鳥離巢后才能收割其作物,因此一年只能一獲;具生態價值或特有物種等地區,禁止開發成農田等。
梅達巴鎮保育區延伸到了鎮上建筑區的邊緣,也就是說,小鎮不可能向外擴張,也不可能擴增建筑物。在普遍性的少子化現象下,梅達巴愈來愈多的房子閑置,如何將舊有建筑重新利用是激活小鎮的關鍵。
1969年,學校重組后,梅達巴鎮的學校就停止運作。空置幾年后,相關單位將它改建成礦業博物館,因礦業曾是這里的傳統產業,維持生態環境水平的同時,文化遺產也幸而保存延續。
根據《科技發展政策報導》指出,舊建筑每年每平方公尺消耗二十至三十公升的加熱用燃油(heating oil),但若透過熱隔絕以及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統,則可減少超過四分之三的用油量。
而為了幫助屋主更新他們的房子,德國政府自2006年起,每年補助約十四億歐元(折合新臺幣約六百七十億元)的金額,用于熱隔絕、更換暖氣系統及窗戶。
發展再生能源,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在農業型態逐年轉型,以及全球化沖擊與震蕩的時代,小農勢必得找尋生計出路。對于只有29人的迷你農村艾冰霍夫(Ebbinghof)的居民而言,再生能源遂成為他們未來的希望。
這座擁有750年歷史的小村莊,坐擁二百公頃的森林,他們將被雷劈倒或遭蟲害而亡的樹作為原料,燃燒木片來發電,且和德國市電并聯,一度電售價零點四三歐元,保價收購二十年。據估計,一立方公尺的干木片(水分低于百分之二十)可發六百五十度的電,約抵六十五公升的石油功率;而同樣容量的濕木片(水分約占百分之四十)可發四百度的電,約抵四十公升的石油功率。
這里還將建成一座生質沼氣(biogas)工廠,利用農村豐富的原料——牛和豬的糞便所排放之沼氣發電。目前為止,艾冰霍夫已自給自足地使用潔凈能源,而在生質沼氣工廠竣工后,售電的行為將讓更多村民獲益,而艾冰霍夫也會因此成為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第一個再生能源村。
實踐環保,堅持有機
為了將人留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門會設法提高該地居民的福利,譬如促進農業發展、推行生質能源計劃,以及種植有機在地作物,供應附近的城鎮,從而減少進口外地食材的機會,讓資源在地循環。
位于布蘭登堡(Brandenburg)邦的柏多文(Brodowin),是當地著名的有機農業村,其所制造的農產品,大多銷往柏林及其周遭地區。它的轉型,可追溯至1990年、柏林圍墻瓦解的前后。
柏林圍墻倒塌后,柏多文的居民改變了農耕方式,變成有機耕種。這里農地有很多雜草,作物稈也比較稀疏給鳥類等生物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的耕種方式可以保持生物的多樣性。
為了符合有機農產品協會Demeter的規范,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是有機、自制,連市面上賣的有機肥料都不用。這樣健康的農產品種植售賣,吸引了大量附近的都市人前來嘗鮮。
除此之外,他們也將商品送至柏林的私人住宅,目前一周送牛奶給一千五百戶人家。新鮮、有機的產品,已漸漸擄獲人們的認同與需求。
為了吸引柏林及其周遭的人來鄉村,并對農業產生興趣,當地會舉辦不同的活動。如布蘭登堡田園派對,人們可以來農場,親自看看農產品的制造過程,以及所使用的機器,也可購買當地產品。
在旅游業態上,鄉村推出以單車道連結農場和都市的方式,讓人們可騎單車前來,如此就更深入了解鄉村生活。
戰爭摧毀了德國的國土地貌,而戰后致力于經濟發展,大肆開發使殘破脆弱的生態雪上加霜。但半個世紀以來,德國的經濟和環境議題已逐漸脫勾,從家園的重建擴展到大環境的重生,代表著德國人從本位主義中脫殼而出,與自然重新融合,推倒長久以來筑砌于它和人類之間的高墻。
的確,綠色環境才是永續之道,在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行的今天,我們在發展現代化的同時,保護好鄉村的生態環境才是關鍵。
來源:睿途旅創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