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10月22日最新消息,今年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預計10月進入拉尼娜狀態,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從歷史數據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中東部地區氣溫往往偏低。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確保人民群眾特別是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
據預測,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現極端天氣。
拉尼娜對全球以及我國氣候有何影響?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從全球影響來看,多數拉尼娜事件發生時,南美沿岸附近地區降水減少,而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則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國東南部等地常發生干旱,巴西東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則容易出現洪澇。
很多人對2008年我國南方的雪災記憶猶新。不過,南方多地出現大到暴雪可以說是小概率的極端災害性事件,并不代表每次發生拉尼娜事件都會出現大范圍雪災。而且拉尼娜現象又分為“弱,中等,強”,不同等級的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冬季氣溫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那么,今年冬天氣溫將偏低嗎?
通過分析1951年以來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發現,有10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5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高。也就是說,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氣溫都偏低;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國冬季偏冷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約是偏暖概率的兩倍。
根據目前的預測,今年秋冬季出現拉尼娜事件幾乎已成定局。但也需特別指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除了拉尼娜事件外,還有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以及其他海域的海溫異常等因素影響。
拉尼娜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今年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而極端天氣造成的減產,往往是農產品在種植階段最為擔憂的一個因素。
拉尼娜現象積聚農產品減產的潛在風險。一般而言,拉尼娜現象會使地區氣候特征變得更加明顯,即干旱地區更加干旱,嚴寒地區更加嚴寒,雨帶地區雨水更多,因此夏季的水稻、玉米,冬季的小麥、甘蔗等多個農產品可能在拉尼娜現象中因異常天氣而減產。
從以往來看,拉尼娜現象期間,農業板塊漲幅十分明顯。回溯歷史,在2007.08-2008.05、2010.06-2011.05這兩次中等規模的拉尼娜現象期間,農林牧漁指數均有大幅上漲,2017年11月1日-2008年2月29日,該指數上漲18.89%;2010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漲幅高達48.20%。
對于我國冬小麥而言,今年晉冀魯豫陜5省麥播期嚴重推遲,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陜西關中等地部分地區甚至很可能錯過冬小麥最晚播期。而當前拉尼娜事件正在形成,由于今年晚播面積大、弱苗比例高,大部分地區小麥苗小根淺,很難形成冬前壯苗,加之植株養分積累少,抵御低溫凍害能力下降,對明年的小麥產量預期將造成一定影響。
玉米方面,我國玉米種植區主要集中在黃淮海及東北地區,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較小。此外,拉尼娜對玉米價格會產生較大影響,強度較大的拉尼娜現象均會帶來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而且漲價與拉尼娜現象同步結束。
事實上,拉尼娜往往對大豆的種植和單產有較大影響。南美大豆單產大概率會同比下滑,美豆價格也隨著拉尼娜現象的出現而上漲。從近20年出現拉尼娜的年份來看,阿根廷產量受到的沖擊更明顯,產量絕對量下滑900萬—1780萬噸。但國內大豆減產與拉尼娜現象并無明顯邏輯關系。
來源:國家氣候中心、期貨日報等
從歷史數據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中東部地區氣溫往往偏低。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確保人民群眾特別是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
據預測,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現極端天氣。
拉尼娜對全球以及我國氣候有何影響?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從全球影響來看,多數拉尼娜事件發生時,南美沿岸附近地區降水減少,而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則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國東南部等地常發生干旱,巴西東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則容易出現洪澇。
很多人對2008年我國南方的雪災記憶猶新。不過,南方多地出現大到暴雪可以說是小概率的極端災害性事件,并不代表每次發生拉尼娜事件都會出現大范圍雪災。而且拉尼娜現象又分為“弱,中等,強”,不同等級的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冬季氣溫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那么,今年冬天氣溫將偏低嗎?
通過分析1951年以來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發現,有10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5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高。也就是說,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氣溫都偏低;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國冬季偏冷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約是偏暖概率的兩倍。
根據目前的預測,今年秋冬季出現拉尼娜事件幾乎已成定局。但也需特別指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除了拉尼娜事件外,還有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以及其他海域的海溫異常等因素影響。
拉尼娜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今年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而極端天氣造成的減產,往往是農產品在種植階段最為擔憂的一個因素。
拉尼娜現象積聚農產品減產的潛在風險。一般而言,拉尼娜現象會使地區氣候特征變得更加明顯,即干旱地區更加干旱,嚴寒地區更加嚴寒,雨帶地區雨水更多,因此夏季的水稻、玉米,冬季的小麥、甘蔗等多個農產品可能在拉尼娜現象中因異常天氣而減產。
從以往來看,拉尼娜現象期間,農業板塊漲幅十分明顯。回溯歷史,在2007.08-2008.05、2010.06-2011.05這兩次中等規模的拉尼娜現象期間,農林牧漁指數均有大幅上漲,2017年11月1日-2008年2月29日,該指數上漲18.89%;2010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漲幅高達48.20%。
圖:2007年8月1日-2011年5月農林牧漁指數走勢
對于我國冬小麥而言,今年晉冀魯豫陜5省麥播期嚴重推遲,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陜西關中等地部分地區甚至很可能錯過冬小麥最晚播期。而當前拉尼娜事件正在形成,由于今年晚播面積大、弱苗比例高,大部分地區小麥苗小根淺,很難形成冬前壯苗,加之植株養分積累少,抵御低溫凍害能力下降,對明年的小麥產量預期將造成一定影響。
玉米方面,我國玉米種植區主要集中在黃淮海及東北地區,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較小。此外,拉尼娜對玉米價格會產生較大影響,強度較大的拉尼娜現象均會帶來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而且漲價與拉尼娜現象同步結束。
事實上,拉尼娜往往對大豆的種植和單產有較大影響。南美大豆單產大概率會同比下滑,美豆價格也隨著拉尼娜現象的出現而上漲。從近20年出現拉尼娜的年份來看,阿根廷產量受到的沖擊更明顯,產量絕對量下滑900萬—1780萬噸。但國內大豆減產與拉尼娜現象并無明顯邏輯關系。
來源:國家氣候中心、期貨日報等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