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僅零部件就超過1000種,這其中青島地區的供應商可以滿足70%,山東地區可以滿足85%,這為我們農機制造企業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10月26日,為期三天的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作為參展商,青島洪珠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洪珠的一席話,再次印證了青島制造業的實力與底氣。
國際農機展具有60余年歷史,是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國際農業機械年度專業大展,被稱為現代農業科技與裝備集成示范平臺。2021 國際農機展以“鄉村振興 智慧農業”為主題,圍繞推動農業機械化從主要作物的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干等全過程延伸,進一步創新體現國內產業集群概念。超過 22 萬平方米的展覽現場吸引了中外展商近 2000 家,高端論壇與重要活動 30 余場次,預計專業觀眾將達 15 萬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展會是第五次在青島舉行,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年在西海岸新區舉辦。在疫情持續引發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危機重重的當下,作為制造業的典型代表,農業機械產業正在發生哪些最新變化,如何為我國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備受關注。
一臺機器頂八九百人,智能化成農機“標配”
今年的展會展商可謂高手云集,科樂收、迪爾、愛科、凱斯、道依茨法爾、庫恩、馬斯奇奧等國際巨頭悉數參展。與此同時,參展產品看點更勝以往。50多家企業在2021中國國際農機展上申報了100多種首發產品。可以說,國外大型農業機械展覽會長期以來明星產品首發云集的盛況,現在中國國際農機展也不遑多讓了。
“這款馬鈴薯聯合收獲機是我們公司研發的最新產品,全部實現了智能化,操作人員只需要輕點觸摸屏發出指令,通過機身上安裝的傳感器等感知控制器件,便可以實現不同地形、土壤環境下的農機作業最佳效果,農戶反映很好。”吳洪珠告訴記者,以往來說,大多馬鈴薯收獲機只能實現挖掘環節的機械化,后續諸多收獲工序都需要人工介入。而企業自研的這款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徹底解決了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高的生產“痛點”,在馬鈴薯的收獲作業場景中,實現了從挖掘、土薯分離、除秧,再到分揀、裝箱的全流程機械化,目前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一臺機器一小時可以作業八畝地,一天最多能完成一百多畝,這相當于傳統作業方式下八九百人的勞動強度。”
據了解,目前洪珠農機主要產品包括馬鈴薯種植機械,馬鈴薯中耕機械,馬鈴薯殺秧機械,馬鈴薯收獲機械,紅薯機械共5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實現了馬鈴薯從種植、管理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
記者注意到,此次展會現場,智能化可以說成為了各大農機展商的新品“標配”。“這是我們的第一代無人車產品,通過路線設定,可以實現全自動的無人化作業,在果園、大棚等農業場景內執行農藥噴灑、割草、施肥等任務。”廣州機飛科技有限公司業務中心大客戶經理周均輝告訴記者,作為目前已經被業內和市場所逐漸熟知的農用無人機的植保作業的補充,無人車的面市推廣可以與無人機形成“搭檔”,從而實現農業植保的立體化覆蓋,而目前這種“天上無人機、地上無人車”的農田作業場景已經在山東、山西、陜西、廣西等地的不少農場內成為了現實。
作為業內首家A+H股上市公司中聯重科(000157)承接農業裝備與農業服務產業的控股子公司,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北方旱田作業機械、南方水田作業機械、經濟作物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四大系列,展示了其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數字種植+智能農機”新模式為代表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是企業目前的重要發力點,圍繞作物健康成長,低成本、多維度采集農業海量數據(603138),搭建以作物模型為驅動的大數據管理體系,實現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精準投入和智能作業,最終產出高品質的農產品,目前在中國率先實現了數字農業技術賦能的水稻全程標準化種植。
除了國內農機企業,本次農機展也成為了全球農機行業“頂級玩家”們爭相首秀的舞臺。作為全球知名農具制造品牌,此次庫恩農業機械展示了包括Merge Maxx950 傳送帶式摟草機、LSB1290 iD雙活塞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機、ESPRO4000 免耕/少耕聯合整地播種機、HR4030動力驅動耙、PREMIA4000條播機等在內的多款先進產品,其中前3款設備是首次在國內展會中展示。此外,位于山東省臨沂市,由意大利賽邁道依茨法爾集團出資成立的道依茨法爾機械有限公司繼在去年底中國國際農機展上首次全球發布7W系列產品后,今年則舉辦了6W/7W系列拖拉機&采埃孚TPT16/TPT20變速箱產品聯合推介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認為,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生產效率低、勞動力減少等難題;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長期影響的背景下,在多個領域增加農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可以幫助解決人工操作減少、人員間無法接觸等實際困難。
他表示,未來我國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必然要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具體到農業生產,需要生產智能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數字化和服務網絡化。這要求把人工智能這一信息科技和裝備自動化技術進行充分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無懼供應鏈危機,青島農機企業逆勢增長
此次國際農機展上,面對全球供應鏈危機,國內產業集群效應愈加凸顯,供應鏈上的“中國造”正在成為國內企業突圍的“神助攻”。
“疫情讓農業領域對于高端智能化作業裝備的需求明顯提升。”吳洪珠告訴記者,以他的企業為例,去年年產值超過2億元人民幣,今年有望實現10%的增長。并且,企業的產品不光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在海外市場同樣收獲頗豐。其中,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已經出口到俄羅斯、哈薩克、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帶一路國家。就在前兩天,洪珠農機剛剛成功拿下了來自韓國客戶的訂單,合同額達到一千多萬人民幣,“當地由于人工成本昂貴,而我們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并且產品性能已經在不同國家的不同農田生產環境中獲得驗證,因此合作一拍即合。”
企業之所以能迅速搶占國際市場,在吳洪珠看來,除了旺盛的需求,一個重要因素,便是青島以及山東地區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一臺馬鈴薯聯合收獲機需要一千多種零部件,這些85%可以在山東地區解決,僅青島地區就可以解決70%。”吳洪珠坦言,正是依靠國內便利成熟的供應鏈優勢,加之技術工藝的不斷優化,為企業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從而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企業擁有3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相繼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示范企業、青島市工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等。
不僅國內企業,青島正在成為眾多國際知名農機企業的開拓國內市場的制造研發基地。馬斯奇奧(青島)農機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農機企業,也是意大利馬斯奇奧集團在中國開設的唯一一家工廠。據了解,馬斯奇奧始建于1834年,擁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及經驗,同時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氣吸式精量播種技術的廠家之一。
馬斯奇奧展臺前工作人員向咨詢者介紹產品。
“選擇在青島開設工廠,對于進出口企業來說,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從地理位置上講,青島有港口,進出口原材料比較方便。就國內市場而言,青島交通便利,發貨到其他地區也很方便。”馬斯奇奧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商務發展總經理Diego Ranzato對記者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鏈緊張,作為制造業企業,他們也感受到了影響,交期變長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不過,從中國市場來說,市場需求所給企業帶來的利好更為明顯,特別是對高端機的需求每年都呈增長態勢,成為了企業全球市場中的一個強勁增長點,目前公司的播種機產品連續多年市占率在進口品牌中排名第一。
而作為對于中國市場長期看好的回應,馬斯奇奧也在加大青島地區研發團隊建設,并且不斷開發適合中國農田應用需求的新產品。“我們的研發團隊特別針對中國農機用戶需要在茬地上直接播種的需求,在原來的產品上做了改進升級,開發了免耕播種機,這在集團的產品線上屬于填補空白的全新產品。”馬斯奇奧(青島)農機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郭蓉介紹。
聲名遠播,四川農業合作社老板北上青島尋裝備
作為已經第五次在青島舉行的國際農機大展,2021 國際農機展上,除了參展企業紛紛秀出科技含量頗高的新產品,還吸引了眾多慕名前來尋找投資機會和助農增收“利器”的業內人士。
“通過十年積累,我們流轉了3000畝土地。”一位來自四川的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當地自然條件所限,流轉土地里有不少石頭和樹根,這嚴重影響了農機的作業效率,成為了合作社通過規模化種植盤活土地、提升收益的“攔路虎”。“地里的碎石頭和樹根極易造成傳統農機具損壞,常常發生在地里干一天活,要修半天機器的情況,農忙的時候十分耽誤時間。”他表示,此前曾嘗試購置了馬斯奇奧的旋耕機,比普通機器要貴,但每年僅更換損毀的旋耕刀片費用就可省下大約15000元。因此,此次他專程從四川來到青島參加國際農機展,就是為了再購置一批馬斯奇奧的旋耕機和播種機,給合作社的農機裝備進行“升級”。
據悉,2021國際農機展除了現場產品展示,還將舉辦一系列高端論壇與專題會議,研討糧食機收減損、機械化救災防災、農機維修、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應用、設施園藝裝備智能化、飼草料及畜牧生產、丘陵山區及宜機化改造、果蔬茶生產、農業社會化服務、智能制造、關鍵零部件補短板、農業生產投入品技術發展、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問題。可以說,無論是農機業內人士還是農業從業者都可以在這里收獲干貨滿滿的“解決方案”。
例如,今年果蔬茶方面的展出規模更大、亮點更多,專設的“果蔬茶”展區面積增加了40%以上,往年僅半天的“果蔬茶生產機械化”專題論壇將延長至一天。論壇邀請國內近20位知名專家,圍繞果蔬茶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與智能裝備、農機農藝融合、管理模式等方面做主題報告,旨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推動果蔬茶種植的產學研結合,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推動果蔬茶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同時為果蔬茶生產中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搭建成果展示與學術交流平臺,促進果蔬茶生產機械化領域的信息互通、多方聯動。每年展會的保留節目現場演示,今年主題為2021年農機化主推技術現場演示活動暨培訓班。演示活動地點設在青島勤耕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現場演示活動內容及機型包括玉米籽粒收獲、玉米青貯收獲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馬鈴薯、胡蘿卜、花生、毛豆、大蔥等優勢特色作物收獲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玉米、花生、馬鈴薯、蔬菜等糧油菜農作物耕整地、施肥、播種、移栽、植保等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以及自動導航智能農機作業演示等。
國際農機展具有60余年歷史,是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國際農業機械年度專業大展,被稱為現代農業科技與裝備集成示范平臺。2021 國際農機展以“鄉村振興 智慧農業”為主題,圍繞推動農業機械化從主要作物的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干等全過程延伸,進一步創新體現國內產業集群概念。超過 22 萬平方米的展覽現場吸引了中外展商近 2000 家,高端論壇與重要活動 30 余場次,預計專業觀眾將達 15 萬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展會是第五次在青島舉行,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年在西海岸新區舉辦。在疫情持續引發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危機重重的當下,作為制造業的典型代表,農業機械產業正在發生哪些最新變化,如何為我國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備受關注。
一臺機器頂八九百人,智能化成農機“標配”
今年的展會展商可謂高手云集,科樂收、迪爾、愛科、凱斯、道依茨法爾、庫恩、馬斯奇奧等國際巨頭悉數參展。與此同時,參展產品看點更勝以往。50多家企業在2021中國國際農機展上申報了100多種首發產品。可以說,國外大型農業機械展覽會長期以來明星產品首發云集的盛況,現在中國國際農機展也不遑多讓了。
“這款馬鈴薯聯合收獲機是我們公司研發的最新產品,全部實現了智能化,操作人員只需要輕點觸摸屏發出指令,通過機身上安裝的傳感器等感知控制器件,便可以實現不同地形、土壤環境下的農機作業最佳效果,農戶反映很好。”吳洪珠告訴記者,以往來說,大多馬鈴薯收獲機只能實現挖掘環節的機械化,后續諸多收獲工序都需要人工介入。而企業自研的這款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徹底解決了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高的生產“痛點”,在馬鈴薯的收獲作業場景中,實現了從挖掘、土薯分離、除秧,再到分揀、裝箱的全流程機械化,目前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一臺機器一小時可以作業八畝地,一天最多能完成一百多畝,這相當于傳統作業方式下八九百人的勞動強度。”
據了解,目前洪珠農機主要產品包括馬鈴薯種植機械,馬鈴薯中耕機械,馬鈴薯殺秧機械,馬鈴薯收獲機械,紅薯機械共5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實現了馬鈴薯從種植、管理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
記者注意到,此次展會現場,智能化可以說成為了各大農機展商的新品“標配”。“這是我們的第一代無人車產品,通過路線設定,可以實現全自動的無人化作業,在果園、大棚等農業場景內執行農藥噴灑、割草、施肥等任務。”廣州機飛科技有限公司業務中心大客戶經理周均輝告訴記者,作為目前已經被業內和市場所逐漸熟知的農用無人機的植保作業的補充,無人車的面市推廣可以與無人機形成“搭檔”,從而實現農業植保的立體化覆蓋,而目前這種“天上無人機、地上無人車”的農田作業場景已經在山東、山西、陜西、廣西等地的不少農場內成為了現實。
作為業內首家A+H股上市公司中聯重科(000157)承接農業裝備與農業服務產業的控股子公司,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北方旱田作業機械、南方水田作業機械、經濟作物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四大系列,展示了其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數字種植+智能農機”新模式為代表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是企業目前的重要發力點,圍繞作物健康成長,低成本、多維度采集農業海量數據(603138),搭建以作物模型為驅動的大數據管理體系,實現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精準投入和智能作業,最終產出高品質的農產品,目前在中國率先實現了數字農業技術賦能的水稻全程標準化種植。
除了國內農機企業,本次農機展也成為了全球農機行業“頂級玩家”們爭相首秀的舞臺。作為全球知名農具制造品牌,此次庫恩農業機械展示了包括Merge Maxx950 傳送帶式摟草機、LSB1290 iD雙活塞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機、ESPRO4000 免耕/少耕聯合整地播種機、HR4030動力驅動耙、PREMIA4000條播機等在內的多款先進產品,其中前3款設備是首次在國內展會中展示。此外,位于山東省臨沂市,由意大利賽邁道依茨法爾集團出資成立的道依茨法爾機械有限公司繼在去年底中國國際農機展上首次全球發布7W系列產品后,今年則舉辦了6W/7W系列拖拉機&采埃孚TPT16/TPT20變速箱產品聯合推介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認為,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生產效率低、勞動力減少等難題;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長期影響的背景下,在多個領域增加農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可以幫助解決人工操作減少、人員間無法接觸等實際困難。
他表示,未來我國要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必然要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具體到農業生產,需要生產智能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數字化和服務網絡化。這要求把人工智能這一信息科技和裝備自動化技術進行充分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無懼供應鏈危機,青島農機企業逆勢增長
此次國際農機展上,面對全球供應鏈危機,國內產業集群效應愈加凸顯,供應鏈上的“中國造”正在成為國內企業突圍的“神助攻”。
“疫情讓農業領域對于高端智能化作業裝備的需求明顯提升。”吳洪珠告訴記者,以他的企業為例,去年年產值超過2億元人民幣,今年有望實現10%的增長。并且,企業的產品不光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在海外市場同樣收獲頗豐。其中,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已經出口到俄羅斯、哈薩克、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帶一路國家。就在前兩天,洪珠農機剛剛成功拿下了來自韓國客戶的訂單,合同額達到一千多萬人民幣,“當地由于人工成本昂貴,而我們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并且產品性能已經在不同國家的不同農田生產環境中獲得驗證,因此合作一拍即合。”
企業之所以能迅速搶占國際市場,在吳洪珠看來,除了旺盛的需求,一個重要因素,便是青島以及山東地區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一臺馬鈴薯聯合收獲機需要一千多種零部件,這些85%可以在山東地區解決,僅青島地區就可以解決70%。”吳洪珠坦言,正是依靠國內便利成熟的供應鏈優勢,加之技術工藝的不斷優化,為企業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從而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企業擁有3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相繼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示范企業、青島市工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等。
不僅國內企業,青島正在成為眾多國際知名農機企業的開拓國內市場的制造研發基地。馬斯奇奧(青島)農機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農機企業,也是意大利馬斯奇奧集團在中國開設的唯一一家工廠。據了解,馬斯奇奧始建于1834年,擁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及經驗,同時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氣吸式精量播種技術的廠家之一。
馬斯奇奧展臺前工作人員向咨詢者介紹產品。
“選擇在青島開設工廠,對于進出口企業來說,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從地理位置上講,青島有港口,進出口原材料比較方便。就國內市場而言,青島交通便利,發貨到其他地區也很方便。”馬斯奇奧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商務發展總經理Diego Ranzato對記者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鏈緊張,作為制造業企業,他們也感受到了影響,交期變長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不過,從中國市場來說,市場需求所給企業帶來的利好更為明顯,特別是對高端機的需求每年都呈增長態勢,成為了企業全球市場中的一個強勁增長點,目前公司的播種機產品連續多年市占率在進口品牌中排名第一。
而作為對于中國市場長期看好的回應,馬斯奇奧也在加大青島地區研發團隊建設,并且不斷開發適合中國農田應用需求的新產品。“我們的研發團隊特別針對中國農機用戶需要在茬地上直接播種的需求,在原來的產品上做了改進升級,開發了免耕播種機,這在集團的產品線上屬于填補空白的全新產品。”馬斯奇奧(青島)農機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郭蓉介紹。
聲名遠播,四川農業合作社老板北上青島尋裝備
作為已經第五次在青島舉行的國際農機大展,2021 國際農機展上,除了參展企業紛紛秀出科技含量頗高的新產品,還吸引了眾多慕名前來尋找投資機會和助農增收“利器”的業內人士。
“通過十年積累,我們流轉了3000畝土地。”一位來自四川的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當地自然條件所限,流轉土地里有不少石頭和樹根,這嚴重影響了農機的作業效率,成為了合作社通過規模化種植盤活土地、提升收益的“攔路虎”。“地里的碎石頭和樹根極易造成傳統農機具損壞,常常發生在地里干一天活,要修半天機器的情況,農忙的時候十分耽誤時間。”他表示,此前曾嘗試購置了馬斯奇奧的旋耕機,比普通機器要貴,但每年僅更換損毀的旋耕刀片費用就可省下大約15000元。因此,此次他專程從四川來到青島參加國際農機展,就是為了再購置一批馬斯奇奧的旋耕機和播種機,給合作社的農機裝備進行“升級”。
據悉,2021國際農機展除了現場產品展示,還將舉辦一系列高端論壇與專題會議,研討糧食機收減損、機械化救災防災、農機維修、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應用、設施園藝裝備智能化、飼草料及畜牧生產、丘陵山區及宜機化改造、果蔬茶生產、農業社會化服務、智能制造、關鍵零部件補短板、農業生產投入品技術發展、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問題。可以說,無論是農機業內人士還是農業從業者都可以在這里收獲干貨滿滿的“解決方案”。
例如,今年果蔬茶方面的展出規模更大、亮點更多,專設的“果蔬茶”展區面積增加了40%以上,往年僅半天的“果蔬茶生產機械化”專題論壇將延長至一天。論壇邀請國內近20位知名專家,圍繞果蔬茶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與智能裝備、農機農藝融合、管理模式等方面做主題報告,旨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推動果蔬茶種植的產學研結合,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推動果蔬茶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同時為果蔬茶生產中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搭建成果展示與學術交流平臺,促進果蔬茶生產機械化領域的信息互通、多方聯動。每年展會的保留節目現場演示,今年主題為2021年農機化主推技術現場演示活動暨培訓班。演示活動地點設在青島勤耕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現場演示活動內容及機型包括玉米籽粒收獲、玉米青貯收獲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馬鈴薯、胡蘿卜、花生、毛豆、大蔥等優勢特色作物收獲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玉米、花生、馬鈴薯、蔬菜等糧油菜農作物耕整地、施肥、播種、移栽、植保等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現場演示;以及自動導航智能農機作業演示等。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