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奇(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滿足多樣食物供給、提供良好生態環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之于社會的價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態安全、文化安全是社會關注的聚焦點、鄉村價值的實現點、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鄉村要振興,必須以保障三大安全為基礎, 這是社會的需要,規律的要求,歷史的選擇,是鄉村存在意義的集中體現。
食物安全:生存的依托
基辛格曾預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貨幣,誰就控制了世界;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日三餐,人人需要,這是鐵律。尤其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 保障食物供給比任何事情都顯得重要。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前不久發布的2019《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谷物自給率超過95%,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不僅成功解決了14 億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居民生活質量和營養水平顯著提升,用現實有力地駁斥了西方“誰來養活中國” 的質疑。
由吃不飽到吃得飽,由吃得飽到吃得好,由吃得好再到吃出營養、吃出健康,我們在短暫的四十年里已經跨越了食物供給的幾次飛躍。但無論從宏觀、中觀還是微觀層面,食物安全問題遠沒有真正解決。
就宏觀層面而言,亂占耕地,蠶食良田的現象尚在不斷發生,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死保硬守耕地紅線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小農戶與現代化如何有機銜接的問題尚未真正破題;一遇旱澇風霜,農業生產即大幅震蕩,靠天吃飯的現象尚未徹底改觀;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青壯勞動力寧愿進城打工,不愿在鄉務農的局面尚未出現轉機。可見總量的安全僅僅是常態下的安全,一遇非常態則難保安全。
就中觀層面而言,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直指問題關鍵,市場供給的結構性失衡矛盾突出,“大路貨賣不掉,好東西難買到”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不少地方,出售的農產品依然“披頭散發”(采摘后不加整理)、“赤身裸體”(沒有包裝, 顧客不便攜帶)、“沒名沒姓” (沒有注冊商標,不用牌子)、“來歷不明”(沒有產地,無法追溯),品牌觀念淡薄,對于市場需求仍處于蒙昧狀態,缺乏大眾需求、分眾需求、小眾需求、個性需求的基本分層意識,生產的產品缺乏針對性。
就微觀層面而言,生態、綠色、有機食品需求旺盛,但生產端農藥、化肥、除草劑的過量施用,超標殘留現象始終難以杜絕。從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看,很多地方的農業還未走出“石油農業”的老路。消費者想要按常規飼養一年才夠出欄的雞、鴨,而市場上卻是30 多天就出欄的雞, 4 0 多天就出欄的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尚且讓人犯疑,吃出健康就更須多方努力。生產端如此,在加工環節、銷售環節也都存在讓消費者難以安心的問題。可見食物安全任重道遠,馬虎不得,小視不得。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鄉村要振興,打好基礎是關鍵。
生態安全:生活的基礎
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高智商的人當然更需要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縣城以及鄉和鎮所在地占地面積只有12萬多平方公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交通通訊的發達,以及城市病的加劇,七八億擁擠在這十多萬平方公里空間里的人們,正紛紛尋片刻安寧,找一片樂土,休閑觀光,養生養老,哪怕是吃一頓土菜,買幾樣土產,釣兩條鮮魚, 摘幾根黃瓜,也自得其樂,盡興而歸。民諺云:現在是“忙人進城, 閑人下鄉;窮人進城,富人下鄉;為生存的人進城,為生活的人下鄉。”雖然偏頗,但也從一個視角折射出某種現實。
自然生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人有兩個身體,其中“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生態安全與食物安全一樣具有基礎性,馬克思的話意在告誡人類,“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當下實現生態安全,首先應嚴以保護。利用法律和政策對現有生態環境予以監管,真正落實好古今中外最嚴厲的責任終身追究制,還應在全社會建立一套生態道德體系,從學校從娃娃抓起,培養全民生態道德意識。其次應做好修復。對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因素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予以修復,讓地球不再哭泣,讓天空不再發怒。再者應加強建設。運用系統觀的思維, 采取現代高科技手段,深入研究生物生態圈這個神秘莫測的龐大體系,如何在這個系統中趨利避害, 與之和諧共生,是人類永遠需要探求的命題。就農業領域而言,當務之急是需要變革農業生態鏈,從“二物思維”轉向“三物思維”。
農業的本質是開發利用生物資源, 過去我們的農業主要是開發植物、動物資源的“二物”農業,對微生物的利用也只是菌菇采集、食物發酵等自然階段。隨著科技發展,我們對土地的生物化學認識逐漸深入,今天應改二物思維為三物思維,把微生物的開發利用納入農業生產的視野。從邏輯上看,植物是生產者,動物包括人是消費者,而微生物是分解還原者,它把植物動物的殘渣廢料分解還原再作為一產的肥料進行下一輪生產,沒有微生物的參與,什么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等都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
從宏觀視野上看,綠水青山要保護。從微觀層面上看,微生物的開發利用就是對綠水青山的基礎性、源頭性保護,沒有良好的生態鏈,綠水青山、白云藍天就難以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已經家喻戶曉, 婦孺能誦,失去綠水青山,就失去了金山銀山,沒了金山銀山,鄉村振興何談?
文化安全:文明的根脈
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2018年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指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鄉風文明的根基就在于牢牢守住鄉村優秀文化,守住了鄉村文化就是守住了中華文明的靈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全國上下對文化保護、傳承與發揚空前重視,諸多民間文化如舞龍燈、耍獅子、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間曲藝等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被發掘、整理和傳承。但這些都只是鄉村文化的表象,我們需要更全面地理解優秀傳統文化,更深入地挖掘表象背后蘊藏的思想理念、思維方式、經驗智慧、制度設計等,從文化的本質上予以繼承和弘揚。如果只重表象而忽視本質,鄉村文化的安全就面臨新的挑戰。
“天時、地利、人和”在我國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但很少有人了解它是我國農民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套農業哲學思想,被國外認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類文明的“黃金定律”,“順天時、量地利,應人和”成了人們行事的準則,是一條顛仆不破的真理。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因地制宜,又要不失時機;既要統一規劃,又要因村施策;既要政府強力推進,又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就是對這一傳統思想觀念的最好傳承和弘揚。
現代工業文化的理念只要求遵循市場規律,賺錢就干,不賺錢不干,由此構建起西方經濟學供給需求規律基礎。傳統農業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道法自然,但它需要遵循三個規律,一個是自然規律、一個是社會需求規律、一個是市場規律。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就是遵循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往往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顆粒無收;農產品是社會必需品,是剛性需求,不管賺錢不賺錢,必須種必須養,這是社會需求規律;農業在遵循前兩個規律的同時,還要遵循市場規律,最好能賺錢,不然就難以為繼。農業提質增效,適應市場,就是既能滿足大眾多元需求,又能有利可圖,持續發展。因此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決不能只以工業文化的理念作指導,以工業文化的思維方式搞經營。
立體種植、間作套種、桑基魚塘等種養模式是古代農民的經驗的總結。“人靠地長,地靠人養”,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等是他們的智慧發現。神農嘗百草,進而有中醫藥的誕生。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今天已經走進183個國家。這些長期實踐經驗智慧的結晶,至今仍惠及我們。外國人只分一年四季,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就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并以此安排生產生活, 如今二十四節氣已經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外有評價說這是中國人對人類的第五大發明和貢獻。這些凝結著先輩的經驗、知識、智慧的閃光成果,將永遠澤被后人。
傳統的鄉村社會是一個自治為主體的社會,鄉村的許多制度設計, 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江西萬載縣,100多年前就成立的一個用水協會,每家每戶都遵守制度利用水資源,直到現在都沒有破壞過。由官民合建于1885年的陜西大荔縣“豐圖義倉”,慈禧太后給它題名“天下第一倉”,糧倉的防火、防盜、防鼠、防蟲、防潮、防雨、通風等綜合功能設計得全面且科學合理,全縣50多個村每村在這里都有一間糧倉,豐年的時候,大家把余糧放到糧倉, 災年的時候再下發給受災的民眾。歷朝歷代官家都設常平倉,像現在的國家儲備糧庫,豐年收儲災年放糧,從而實現有求有供平抑市場糧價。“豐圖義倉”這種地方自救的制度設計,今天也還應發揚光大。在實行村民自治的現實鄉村社會, 有些事務即可借鑒這種自救的思維方式,設計出新的地方制度,不應全由政府包攬。
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根脈和精魂,繼承弘揚鄉村文化既要注重表象,注重形式;更要注重本質,注重內涵,如此,鄉村文化才能保住根脈,守好精魂,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續寫才能薪火相傳,代不絕人。
滿足多樣食物供給、提供良好生態環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之于社會的價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態安全、文化安全是社會關注的聚焦點、鄉村價值的實現點、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鄉村要振興,必須以保障三大安全為基礎, 這是社會的需要,規律的要求,歷史的選擇,是鄉村存在意義的集中體現。
食物安全:生存的依托
基辛格曾預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貨幣,誰就控制了世界;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日三餐,人人需要,這是鐵律。尤其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 保障食物供給比任何事情都顯得重要。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前不久發布的2019《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谷物自給率超過95%,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不僅成功解決了14 億人的吃飯問題,而且居民生活質量和營養水平顯著提升,用現實有力地駁斥了西方“誰來養活中國” 的質疑。
由吃不飽到吃得飽,由吃得飽到吃得好,由吃得好再到吃出營養、吃出健康,我們在短暫的四十年里已經跨越了食物供給的幾次飛躍。但無論從宏觀、中觀還是微觀層面,食物安全問題遠沒有真正解決。
就宏觀層面而言,亂占耕地,蠶食良田的現象尚在不斷發生,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死保硬守耕地紅線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小農戶與現代化如何有機銜接的問題尚未真正破題;一遇旱澇風霜,農業生產即大幅震蕩,靠天吃飯的現象尚未徹底改觀;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青壯勞動力寧愿進城打工,不愿在鄉務農的局面尚未出現轉機。可見總量的安全僅僅是常態下的安全,一遇非常態則難保安全。
就中觀層面而言,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直指問題關鍵,市場供給的結構性失衡矛盾突出,“大路貨賣不掉,好東西難買到”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不少地方,出售的農產品依然“披頭散發”(采摘后不加整理)、“赤身裸體”(沒有包裝, 顧客不便攜帶)、“沒名沒姓” (沒有注冊商標,不用牌子)、“來歷不明”(沒有產地,無法追溯),品牌觀念淡薄,對于市場需求仍處于蒙昧狀態,缺乏大眾需求、分眾需求、小眾需求、個性需求的基本分層意識,生產的產品缺乏針對性。
就微觀層面而言,生態、綠色、有機食品需求旺盛,但生產端農藥、化肥、除草劑的過量施用,超標殘留現象始終難以杜絕。從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看,很多地方的農業還未走出“石油農業”的老路。消費者想要按常規飼養一年才夠出欄的雞、鴨,而市場上卻是30 多天就出欄的雞, 4 0 多天就出欄的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尚且讓人犯疑,吃出健康就更須多方努力。生產端如此,在加工環節、銷售環節也都存在讓消費者難以安心的問題。可見食物安全任重道遠,馬虎不得,小視不得。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鄉村要振興,打好基礎是關鍵。
生態安全:生活的基礎
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高智商的人當然更需要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縣城以及鄉和鎮所在地占地面積只有12萬多平方公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交通通訊的發達,以及城市病的加劇,七八億擁擠在這十多萬平方公里空間里的人們,正紛紛尋片刻安寧,找一片樂土,休閑觀光,養生養老,哪怕是吃一頓土菜,買幾樣土產,釣兩條鮮魚, 摘幾根黃瓜,也自得其樂,盡興而歸。民諺云:現在是“忙人進城, 閑人下鄉;窮人進城,富人下鄉;為生存的人進城,為生活的人下鄉。”雖然偏頗,但也從一個視角折射出某種現實。
自然生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人有兩個身體,其中“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生態安全與食物安全一樣具有基礎性,馬克思的話意在告誡人類,“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當下實現生態安全,首先應嚴以保護。利用法律和政策對現有生態環境予以監管,真正落實好古今中外最嚴厲的責任終身追究制,還應在全社會建立一套生態道德體系,從學校從娃娃抓起,培養全民生態道德意識。其次應做好修復。對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因素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予以修復,讓地球不再哭泣,讓天空不再發怒。再者應加強建設。運用系統觀的思維, 采取現代高科技手段,深入研究生物生態圈這個神秘莫測的龐大體系,如何在這個系統中趨利避害, 與之和諧共生,是人類永遠需要探求的命題。就農業領域而言,當務之急是需要變革農業生態鏈,從“二物思維”轉向“三物思維”。
農業的本質是開發利用生物資源, 過去我們的農業主要是開發植物、動物資源的“二物”農業,對微生物的利用也只是菌菇采集、食物發酵等自然階段。隨著科技發展,我們對土地的生物化學認識逐漸深入,今天應改二物思維為三物思維,把微生物的開發利用納入農業生產的視野。從邏輯上看,植物是生產者,動物包括人是消費者,而微生物是分解還原者,它把植物動物的殘渣廢料分解還原再作為一產的肥料進行下一輪生產,沒有微生物的參與,什么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等都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
從宏觀視野上看,綠水青山要保護。從微觀層面上看,微生物的開發利用就是對綠水青山的基礎性、源頭性保護,沒有良好的生態鏈,綠水青山、白云藍天就難以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已經家喻戶曉, 婦孺能誦,失去綠水青山,就失去了金山銀山,沒了金山銀山,鄉村振興何談?
文化安全:文明的根脈
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2018年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指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鄉風文明的根基就在于牢牢守住鄉村優秀文化,守住了鄉村文化就是守住了中華文明的靈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全國上下對文化保護、傳承與發揚空前重視,諸多民間文化如舞龍燈、耍獅子、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間曲藝等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被發掘、整理和傳承。但這些都只是鄉村文化的表象,我們需要更全面地理解優秀傳統文化,更深入地挖掘表象背后蘊藏的思想理念、思維方式、經驗智慧、制度設計等,從文化的本質上予以繼承和弘揚。如果只重表象而忽視本質,鄉村文化的安全就面臨新的挑戰。
“天時、地利、人和”在我國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但很少有人了解它是我國農民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套農業哲學思想,被國外認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類文明的“黃金定律”,“順天時、量地利,應人和”成了人們行事的準則,是一條顛仆不破的真理。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因地制宜,又要不失時機;既要統一規劃,又要因村施策;既要政府強力推進,又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就是對這一傳統思想觀念的最好傳承和弘揚。
現代工業文化的理念只要求遵循市場規律,賺錢就干,不賺錢不干,由此構建起西方經濟學供給需求規律基礎。傳統農業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道法自然,但它需要遵循三個規律,一個是自然規律、一個是社會需求規律、一個是市場規律。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就是遵循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往往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顆粒無收;農產品是社會必需品,是剛性需求,不管賺錢不賺錢,必須種必須養,這是社會需求規律;農業在遵循前兩個規律的同時,還要遵循市場規律,最好能賺錢,不然就難以為繼。農業提質增效,適應市場,就是既能滿足大眾多元需求,又能有利可圖,持續發展。因此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決不能只以工業文化的理念作指導,以工業文化的思維方式搞經營。
立體種植、間作套種、桑基魚塘等種養模式是古代農民的經驗的總結。“人靠地長,地靠人養”,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等是他們的智慧發現。神農嘗百草,進而有中醫藥的誕生。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今天已經走進183個國家。這些長期實踐經驗智慧的結晶,至今仍惠及我們。外國人只分一年四季,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就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并以此安排生產生活, 如今二十四節氣已經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外有評價說這是中國人對人類的第五大發明和貢獻。這些凝結著先輩的經驗、知識、智慧的閃光成果,將永遠澤被后人。
傳統的鄉村社會是一個自治為主體的社會,鄉村的許多制度設計, 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江西萬載縣,100多年前就成立的一個用水協會,每家每戶都遵守制度利用水資源,直到現在都沒有破壞過。由官民合建于1885年的陜西大荔縣“豐圖義倉”,慈禧太后給它題名“天下第一倉”,糧倉的防火、防盜、防鼠、防蟲、防潮、防雨、通風等綜合功能設計得全面且科學合理,全縣50多個村每村在這里都有一間糧倉,豐年的時候,大家把余糧放到糧倉, 災年的時候再下發給受災的民眾。歷朝歷代官家都設常平倉,像現在的國家儲備糧庫,豐年收儲災年放糧,從而實現有求有供平抑市場糧價。“豐圖義倉”這種地方自救的制度設計,今天也還應發揚光大。在實行村民自治的現實鄉村社會, 有些事務即可借鑒這種自救的思維方式,設計出新的地方制度,不應全由政府包攬。
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根脈和精魂,繼承弘揚鄉村文化既要注重表象,注重形式;更要注重本質,注重內涵,如此,鄉村文化才能保住根脈,守好精魂,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續寫才能薪火相傳,代不絕人。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