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9日訊(記者 張紫祎)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未來五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這是首部將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的《規劃》,將于近期公開發布。
明確七大重點任務
《規劃》提出,通過五年的努力,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力爭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明確要聚焦七個方面任務:“三個提升、三個建設、一個銜接”。
聚焦“三個提升”,推進農業現代化。
第一個“提升”,即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規劃》提出了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保障其他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協同推進區域農業發展、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等任務。
第二個“提升”,即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規劃》提出了強化現代農業科技支撐、推進種業振興、提高農機裝備研發應用能力、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任務。
第三個“提升”,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作出了部署。結合農業農村實際,《規劃》提出了優化鄉村產業布局、推進鄉村產業園區化融合化發展、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創業創新等任務。
聚焦“三個建設”,推進農村現代化。
第一個“建設”,即建設宜居宜業鄉村。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求,《規劃》提出了科學推進鄉村規劃、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擴大農村消費等任務。
第二個“建設”,即建設綠色美麗鄉村。《規劃》把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作為建設綠色美麗鄉村的重要任務,著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保護修復農村生態系統,提升綠色發展支撐能力,增加綠色生態、優質安全農產品供給。
第三個“建設”,即建設文明和諧鄉村。《規劃》統籌考慮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提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任務。
最后是聚焦“一個銜接”,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規劃》提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等任務,讓脫貧地區加快趕上國家現代化步伐。
鄧小剛表示:“‘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藍圖已經繪就。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強化規劃銜接,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重視糧食安全問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安全總體有保障。也要看到,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糧食需求還將持續增長。”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專家測算,至少未來三十年,糧食需求仍是一個增長的趨勢,抓糧食生產的勁頭只能緊不能松。
曾衍德表示,《規劃》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專列一章進行系統安排,要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升品質,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概括起來講,就是“三個兩”
第一,抓住“兩個要害”。要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抓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一個是,抓緊抓實耕地這個命根子。《規劃》著眼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提升,提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同時提出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讓好地多產糧、產好糧。另一個是,抓緊抓實種子這個農業的芯片。在有限耕地上多產糧,出路在科技,種子是核心。這些年,我們糧食單產有較大幅度提升,50%以上歸功于品種改良。《規劃》圍繞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攻關、種業基地建設、種業企業培育、強化市場監管等方面,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牢牢掌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第二,調動“兩個積極性”。一是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還有一個是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就是要讓農民種糧有錢賺、多得利,讓地方抓糧有義務、有責任。一個是,建立輔之以利的機制,就是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規劃》提出穩定種糧農民補貼,健全產糧大縣支持政策體系,通過政策兜底助力提升農民種糧收益。另一個是,建立輔之以義的機制,就是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規劃》提出健全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細化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考核指標,推動地方全面加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節糧減損能力建設,共同承擔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第三,推進“兩個創新”。這實質上是經營創新和機具創制創新,用現代化的手段來確保糧食安全。一個是,推進經營服務創新。《規劃》提出要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小農戶種糧節本增效。另一個是,推進農業機具創制創新。《規劃》提出推進糧食作物育耕種、管收貯等環節先進農機裝備研制,加快推進品種、栽培、裝備集成配套,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實現農機減損增糧。一句話,就是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機器換人。
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發展
近年來數字化發展日新月異,成為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向。當前,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加速孕育形成,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也在加速融合,不斷涌現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圍繞數字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規劃》重點在三個方面作出安排:
第一,建強基礎設施。《規劃》一手抓新建、一手抓改造,提出推動農村千兆光網、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提升農村寬帶網絡水平,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和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第二,發展智慧農業。《規劃》提出建立和推廣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建設一批數字田園、數字灌區和智慧農牧漁場,不斷提高農業發展數字化水平,讓農業資源利用更加合理、農業經營管理更加高效。
第三,建設數字鄉村。《規劃》提出的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數字惠民便民服務體系,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深化鄉村智慧社區建設,促進農村教育、醫療、文化與數字化結合,提升鄉村治理和服務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這是首部將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的《規劃》,將于近期公開發布。
明確七大重點任務
《規劃》提出,通過五年的努力,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力爭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明確要聚焦七個方面任務:“三個提升、三個建設、一個銜接”。
聚焦“三個提升”,推進農業現代化。
第一個“提升”,即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規劃》提出了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保障其他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協同推進區域農業發展、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等任務。
第二個“提升”,即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規劃》提出了強化現代農業科技支撐、推進種業振興、提高農機裝備研發應用能力、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任務。
第三個“提升”,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作出了部署。結合農業農村實際,《規劃》提出了優化鄉村產業布局、推進鄉村產業園區化融合化發展、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創業創新等任務。
聚焦“三個建設”,推進農村現代化。
第一個“建設”,即建設宜居宜業鄉村。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求,《規劃》提出了科學推進鄉村規劃、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擴大農村消費等任務。
第二個“建設”,即建設綠色美麗鄉村。《規劃》把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作為建設綠色美麗鄉村的重要任務,著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保護修復農村生態系統,提升綠色發展支撐能力,增加綠色生態、優質安全農產品供給。
第三個“建設”,即建設文明和諧鄉村。《規劃》統籌考慮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提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任務。
最后是聚焦“一個銜接”,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規劃》提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等任務,讓脫貧地區加快趕上國家現代化步伐。
鄧小剛表示:“‘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藍圖已經繪就。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強化規劃銜接,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重視糧食安全問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安全總體有保障。也要看到,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糧食需求還將持續增長。”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專家測算,至少未來三十年,糧食需求仍是一個增長的趨勢,抓糧食生產的勁頭只能緊不能松。
曾衍德表示,《規劃》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專列一章進行系統安排,要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升品質,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概括起來講,就是“三個兩”
第一,抓住“兩個要害”。要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抓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一個是,抓緊抓實耕地這個命根子。《規劃》著眼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提升,提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同時提出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讓好地多產糧、產好糧。另一個是,抓緊抓實種子這個農業的芯片。在有限耕地上多產糧,出路在科技,種子是核心。這些年,我們糧食單產有較大幅度提升,50%以上歸功于品種改良。《規劃》圍繞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攻關、種業基地建設、種業企業培育、強化市場監管等方面,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牢牢掌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第二,調動“兩個積極性”。一是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還有一個是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就是要讓農民種糧有錢賺、多得利,讓地方抓糧有義務、有責任。一個是,建立輔之以利的機制,就是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規劃》提出穩定種糧農民補貼,健全產糧大縣支持政策體系,通過政策兜底助力提升農民種糧收益。另一個是,建立輔之以義的機制,就是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規劃》提出健全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細化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考核指標,推動地方全面加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節糧減損能力建設,共同承擔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第三,推進“兩個創新”。這實質上是經營創新和機具創制創新,用現代化的手段來確保糧食安全。一個是,推進經營服務創新。《規劃》提出要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小農戶種糧節本增效。另一個是,推進農業機具創制創新。《規劃》提出推進糧食作物育耕種、管收貯等環節先進農機裝備研制,加快推進品種、栽培、裝備集成配套,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實現農機減損增糧。一句話,就是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機器換人。
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發展
近年來數字化發展日新月異,成為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向。當前,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加速孕育形成,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也在加速融合,不斷涌現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圍繞數字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規劃》重點在三個方面作出安排:
第一,建強基礎設施。《規劃》一手抓新建、一手抓改造,提出推動農村千兆光網、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提升農村寬帶網絡水平,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和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第二,發展智慧農業。《規劃》提出建立和推廣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建設一批數字田園、數字灌區和智慧農牧漁場,不斷提高農業發展數字化水平,讓農業資源利用更加合理、農業經營管理更加高效。
第三,建設數字鄉村。《規劃》提出的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數字惠民便民服務體系,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深化鄉村智慧社區建設,促進農村教育、醫療、文化與數字化結合,提升鄉村治理和服務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