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歷史上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中國“三農”工作的重心也實現歷史性轉移,從原來的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
在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也是農業農村發展永恒的主題。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未來如何構建囊括耕種作業、銷售流通和安全監管的全鏈條產業,既關乎中國的鄉村振興大業,更關系到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數字化感知”打通,農業三產信息孤島
中國糧食生產已連續17連豐,最近6年全國總產量一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這其中,山東作為中國農業大省,為中國的糧食生產貢獻了不少力量。除了糧食以外,山東省的蔬菜、水產、肉禽蛋奶等農產品產量長期居中國前列,可謂“全能型選手”。
近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深入“中國姜蒜之鄉”安丘進行實地調研。劉家義表示,農業發展潛力巨大,希望企業抓住機遇,提高農產品深加工水平,延伸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做優做強做大。要加強科技創新,破解種子等“卡脖子”難題,打造標準制定基地;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當前,農業農村面臨盲目種植、產銷信息不對稱、農業三產動能低等關鍵問題。根據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總體規劃要求,中科星圖發揮高科技企業的自身優勢,以GEOVIS數字地球為框架,為安丘開發建設了GEOVIS智慧農業三產融合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接入50余顆民商衛星數據,不僅為農作物種植、病蟲害監測、自然災害防范等應用場景提供統一的平臺保障,還為農產品加工、銷售流通、安全監管等環節提供準確、實時的數據支撐。
精準作業提升,農業產品的競爭力
對農業生產而言,如何科學進行精準播種、農作物種植過程的長勢評估、作物估產是建設智慧農業的首要問題。
在精準種植方面,GEOVIS智慧農業三產融合大數據平臺能利用遙感影像宏觀監測反演獲取大面積土壤類型,根據不同土壤的類型提供適宜農作物種植指導意見。該平臺可精確指導農戶進行澆水、施肥、采光、通風等各方面的操作,助力農業生產的自動化、精準化,實現“農民上網、專家種地”。
在農作物長勢、估產方面,該平臺利用衛星遙感數據,提取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與長勢畫面,配合線下調查數據及田間傳感器數據,及時獲取作物生長環境狀況,與同類作物主產區的歷年種植面積與產量進行對比分析,為政府、企業與農戶提供從種前規劃、到科學種植、再到長勢監測與估產的全流程種植生產服務。
把脈銷售流通,避免“菜賤傷農”
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33個可以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之一。現階段,中國的糧食和農產品的產量已基本不成問題,但各地偶爾也會出現“菜賤傷農”、“果賤傷農”等問題。
從長遠來看,只有充分了解農作物市場的流通態勢,實現農產品信息化,才能實時掌握市場價格。GEOVIS智慧農業三產融合大數據平臺立足田間地頭和重要農產品市場,構建準確的價格監測預測模型,通過對歷史數據及關聯數據的分析計算,實現農產品的價格波動監測,以及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價格預測。
而在流通態勢方面,該平臺能夠實時監測農作物的庫存、運輸、銷售等情況,進行農產品影響力分析,為銷售盲點挖掘、擴大產品銷售區域提供指導,同時平臺能夠對農作物主要產地進行動態監測。
安全監管,讓百姓,“吃得安心、買得放心”
農產品的安全問題關乎民生福祉,關系百姓切身利益。近年來我國高毒農藥的比例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70%左右下降到1.4%左右,并實行定點銷售,且禁止在果菜茶上使用。
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農產品生產的全流程安全監管,是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山東省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安丘調研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農產品和食品安全,加強質量調研,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
從實踐經驗來看,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農產品質量安全離不開標準化和組織化程度的提高。中科星圖打造的GEOVIS智慧農業三產融合大數據平臺實現了農產品在種植、檢驗、生產和銷售等各環節的詳細信息追溯,讓農產品的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保障農產品的優良品質,并為區域品牌建設提供背書。
國產衛星打造的自主可控的數字地球已經成為我國科學信息輔助政府決策、支持科學發現、服務社會公眾的重要平臺。業內專家指出,中科星圖作為我國從事數字地球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國家隊”,其自主研發的GEOVIS數字地球產品在“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等一系列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將進一步打破行業與行業間的信息孤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實現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及新舊動能轉化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