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云南西雙版納乍暖還寒,但空氣中已有東風的暖意。日前,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遮鎮曼拉村400多畝多年生稻生產示范基地里,迎來了一批政學研專家團隊,他們穿行在基地的核心試驗區,觀摩“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26”“云大107”等多年生稻品種(系)的田間栽插和生長情況,熱烈討論多年生稻頭季栽插、田管技術、病蟲草害防控、稻樁越冬等熱點問題,由此拉開了全國多年生稻試驗示范總結暨現場觀摩培訓會的序幕。
多年生稻與甘蔗、韭菜類似,具有一次種植多年收獲的特性。即第一季種下水稻后,在隨后的若干季無需再購種、育秧、犁地、耙田和插秧,便可連續收獲3-5年,其間只需進行澆水、施肥、噴藥等田間管理,就能實現可觀的產量。
發展多年生稻,能夠大幅提高水稻種植效益、降低勞動強度、促進土壤生態修復,對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自2017年以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每年在全國南方10個省區組織開展試驗示范。此次會議,旨在總結這些年來各地多年生稻試驗示范工作進展和存在的問題,以便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種多收、綠色輕簡 生產優勢突出
不久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云南大學胡鳳益團隊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選,成為2022年中國唯一入選,同時也是全球農業類唯一入選的科學突破,“多年生稻23”品種也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糧油生產主導品種。
“千百年來,人類將多年生的野生種馴化成一年生的栽培種,提升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保證了人類的繁衍生息。但同時也帶來了土壤承載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劇、勞動強度增加等問題。我們研究的創新點在于,將一年生的栽培種變成多年生的栽培種,讓綠色輕簡可持續的糧食生產方式成為可能。”云南大學農學院院長胡鳳益介紹。經過20余年的探索,胡鳳益團隊選育出的多年生稻品種,實現了在適宜地區種植一次連續收獲3-5年的預期成效。同時,連續多年免耕的生產方式,不僅改善了稻田耕層土壤結構,起到培肥土壤、減少水土流失、節本增效的作用,而且減少了稻田碳排放,有助于實現“雙碳”目標。
與傳統水稻提高單產的方式不同,多年生稻通過簡化水稻種植環節,在產量與傳統水稻相比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勞動力投入和生產成本,從而提高水稻生產效益,為穩定和擴大我國南方雙季稻區和丘陵山區水稻種植面積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來,全國農技中心和云南大學聯合南方相關省份農技推廣系統,從栽培密度、水肥管理、留樁高度、越冬管理、病蟲草害防控等方面研究探索集成多年生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以及“稻+魚”“稻+鴨+魚”等多種“多年生稻+”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實現多年生稻綜合效益的提升。
試驗示范表現良好 若干品種多省區“開花”
“看到示范田里的稻子種得好,去年我主動找他們要了多年生稻的種子,種了20畝,第一季早稻收了600公斤/畝,第二季晚稻收了300公斤/畝,和種植普通水稻差不多,但是多年生稻第二季不用再買種子、育秧、插秧,成本節省了不少,今年我已經擴種到50畝了!”曼拉村種糧大戶巖坎叫的農田就在多年生稻示范片一路之隔的東側,談及2022年開始種植多年生稻的契機,他毫不吝嗇地分享一年種植中的收獲。
“目前,‘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3個常規稻品種已通過云南省審定,具有產量高、品質較好、抗稻瘟病等特性,適宜在云南省示范推廣。還有多個表現較好的品系,有望通過審定。”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程映國告訴記者,多年生稻主要有兩種利用方式:一是一種收多年,比如西雙版納等光溫度條件好的區域;二是一種兩收,比如在長江流域的雙季稻區。近年來各地區的試驗示范表現良好。
2017年以來,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10個省區開展試驗示范。截至目前,全國多年生稻試驗示范點達236個,其中云南核心示范點1萬畝,輻射帶動多年生稻種植超過10萬畝,廣西和貴州多年生稻試驗示范縣市分別達到了15個和30個。多年生稻單產水平也逐年提高,云南孟連試驗4年連續收割8季,早季稻平均626公斤/畝,晚季稻426公斤/畝,年畝產突破“噸糧”。
大范圍推廣亟待加強品種選育、完善配套技術
近年來,隨著品種選育和試驗示范的不斷推進,多年生稻發展勢頭也越發強勁。然而,像所有新技術新變革在發展初期都是在曲折中螺旋上升一樣,多年生稻也不例外,在區域示范試驗中,多年生稻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多年生稻雖然可以省去耕地、育秧、插秧等環節,但其技術要求高。頭季生長、收獲、留茬養護、下一季管理等都關系到產量高低,需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栽培技術。”在技術座談會環節,專家們總結了多年生稻在示范推廣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是品種偏少,現有品種均是在云南選育的,其他省區的本地化選育品種尚處于空白狀態。二是缺少多年生稻品種審定相關制度,云南省通過綠色通道審定了幾個品種,其他省區還沒有相應做法。三是缺少重點項目支持,區域間協作研究開展不夠,品種選育還主要依靠云南大學。四是配套技術不夠完善,目前主要處于試驗示范階段,配套栽培技術集成研究還不夠深入。
專家團一致認為,推進多年生稻發展,需要多方合力。首先,繼續發揮協作機制,通過加強現有品種引進試種,聯合開展穿梭育種、本地化育種等,加快培育適合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的本土品種,同時協調做好品種審定工作。其次,開展技術集成示范,在不同區域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發展模式;建立示范樣板,促進多年生稻示范推廣。此外,要把多年生稻較高的綜合效益和規模化經營主體對投入成本較為敏感的特點充分結合起來,促進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開展規模化種植示范,穩步擴大多年生稻種植面積。
放眼勐海縣多年生稻試驗片,農戶們正開著農機移栽新一茬多年生稻秧苗。暖風吹拂下,多年生稻又一次孕育生發。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清新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