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現代農業元素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會萌發怎樣的力量?
初夏的周口,千里沃野,綠浪翻滾,高標準農田建設將“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變成現實。
該市把自動噴灌、智慧農業、良種繁育、病蟲防控、水肥一體、三產融合、休閑旅游等先進要素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高標準農田+”,使之不僅成為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田,也是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示范田;不僅是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發展田,也是產加銷鏈條銜接、三產融合的樣板田。
“高標準農田+農業規模經營”——引導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生產向機械化集中、管理向專業化集中、經營向市場化集中,廣泛開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種、代收代儲、跨區作業等多元化服務,提升糧食生產規模效益和競爭力。
商水縣種糧大戶劉天華聯合全市2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采用統一標準、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品牌“六統一”模式,擁有農用直升機等農機具600多臺套,整村托管土地3萬畝。
目前,全縣已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701家,土地流轉面積32萬畝,土地托管面積12萬畝。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糧食畝產提高230斤,全年增產2.2億斤,帶動農民增收2.3億元,戶均增收850元。
“高標準農田+三產融合”——將農業生產、產品加工銷售、美麗鄉村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起來,通過企業全產業鏈對高標準農田提質增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鄲城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天豫薯業、正星粉業、金丹科技建立起脫毒甘薯、優質小麥、高淀粉玉米集成示范種植基地,形成了生物育種—科學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物流—廢棄資源利用—美麗鄉村建設全產業鏈循環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高標準農田+農業科技試點”——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相結合,把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植入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打造農業科技研究、示范、推廣、培訓和產業開發的綜合示范平臺,持續提升農業科技貢獻率。
目前,已有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周口師范學院、周口市農科院等單位,把該市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作為科研教學示范基地。
科技創新驅動下,高標準農田建設除了一流的基礎設施外,不乏科技“硬核”。
在商水縣張莊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水電雙計量、土壤墑情監測、病蟲害監測、自動化灌溉、氣象觀察、人工增雨、農用直升機、無人機等設備一應俱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被廣泛應用,高科技元素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農業“犁耙耬”的印象。
“高標準農田+特色產業發展”——在確保良田糧用、口糧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將特色種植業布局到示范區,重點種植地理標志產品,提升高標準農田的綜合收益。
“淮陽黃花菜”以其特有的雙層六瓣、七根花蕊獨立異形而聞名。在淮陽區馮塘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村民陳志正為地里的黃花菜澆水,臉上綻放著笑意:“等到秋季采摘時,遍地金燦燦。”
在鄲城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天豫薯業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忙著種苗移栽。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河南天豫薯業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形成“良種組培—育苗擴繁—田間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把“鄲城紅薯”由當年的“救命糧”變成如今的“金疙瘩”。
“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讓周口農業有看頭、農村有奔頭、農民有甜頭。”周口市有關領導這樣表示。
初夏的周口,千里沃野,綠浪翻滾,高標準農田建設將“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變成現實。
該市把自動噴灌、智慧農業、良種繁育、病蟲防控、水肥一體、三產融合、休閑旅游等先進要素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高標準農田+”,使之不僅成為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田,也是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示范田;不僅是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發展田,也是產加銷鏈條銜接、三產融合的樣板田。
“高標準農田+農業規模經營”——引導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生產向機械化集中、管理向專業化集中、經營向市場化集中,廣泛開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種、代收代儲、跨區作業等多元化服務,提升糧食生產規模效益和競爭力。
商水縣種糧大戶劉天華聯合全市2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采用統一標準、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品牌“六統一”模式,擁有農用直升機等農機具600多臺套,整村托管土地3萬畝。
目前,全縣已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701家,土地流轉面積32萬畝,土地托管面積12萬畝。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糧食畝產提高230斤,全年增產2.2億斤,帶動農民增收2.3億元,戶均增收850元。
“高標準農田+三產融合”——將農業生產、產品加工銷售、美麗鄉村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起來,通過企業全產業鏈對高標準農田提質增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鄲城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天豫薯業、正星粉業、金丹科技建立起脫毒甘薯、優質小麥、高淀粉玉米集成示范種植基地,形成了生物育種—科學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物流—廢棄資源利用—美麗鄉村建設全產業鏈循環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高標準農田+農業科技試點”——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相結合,把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植入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打造農業科技研究、示范、推廣、培訓和產業開發的綜合示范平臺,持續提升農業科技貢獻率。
目前,已有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周口師范學院、周口市農科院等單位,把該市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作為科研教學示范基地。
科技創新驅動下,高標準農田建設除了一流的基礎設施外,不乏科技“硬核”。
在商水縣張莊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水電雙計量、土壤墑情監測、病蟲害監測、自動化灌溉、氣象觀察、人工增雨、農用直升機、無人機等設備一應俱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被廣泛應用,高科技元素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農業“犁耙耬”的印象。
“高標準農田+特色產業發展”——在確保良田糧用、口糧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將特色種植業布局到示范區,重點種植地理標志產品,提升高標準農田的綜合收益。
“淮陽黃花菜”以其特有的雙層六瓣、七根花蕊獨立異形而聞名。在淮陽區馮塘鄉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村民陳志正為地里的黃花菜澆水,臉上綻放著笑意:“等到秋季采摘時,遍地金燦燦。”
在鄲城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天豫薯業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忙著種苗移栽。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河南天豫薯業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形成“良種組培—育苗擴繁—田間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把“鄲城紅薯”由當年的“救命糧”變成如今的“金疙瘩”。
“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讓周口農業有看頭、農村有奔頭、農民有甜頭。”周口市有關領導這樣表示。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ue180.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